[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海底管线钢低温止裂韧性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3983.1 | 申请日: | 2014-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6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华;查春和;李少坡;李家鼎;谌铁强;李群;张国栋;李战军;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2D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海底管线钢低温止裂韧性的生产方法,属于低碳微合金钢生产技术领域,适用于海底管线钢宽厚板产品的生产。该方法在不改变现有产品化学成分体系的前提下,对冶炼连铸技术、加热制度、轧制规程、水冷工艺和堆垛缓冷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低温浇钢技术、连铸高拉速控制、轧制道次呈近似正态分布、冷速、冷却水温、钢板堆垛温度和堆垛时间的控制,大大提高了海底管线钢厚度方向心部夏比冲击韧性、低温落锤韧性DWTT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有效地改善了海底管线钢低温止裂韧性,提高了管线铺设工程及管线运行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海底 管线 低温 韧性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海底管线钢低温止裂韧性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中控制的技术参数如下:(1)中间包过热度为12~21℃,连铸拉速为0.95~1.05m/min,确保C类中心偏析在1.0级以下;(2)钢坯加热温度为1130~1190℃,均热温度为1160~1180℃,保证钢坯均热时间为40~60min;(3)轧制分两阶段轧制,粗轧展宽阶段总压下率为5~20%,粗轧展宽后至待温前总压下率为60~75%,同时需确保展宽后至待温前的纵轧道次压下率逐渐上升,且单道次压下率为15~32%,最后2个道次压下率为25~32%;中间坯待温厚度/成品厚度为3.5~4;精轧阶段总压下率为65~80%,单道次压下率逐渐减少,且最后1道次压下率为10~13%;两阶段轧制过程道次压下率呈近似正态分布;(4)终轧后钢板采用超快冷UFC+层流冷却ACC联动工艺冷却,冷却速率为28~35℃/s,冷却水温控制在10~16℃;(5)钢板终冷结束后采用堆垛缓冷工艺,要求堆垛温度为350~420℃,堆垛时间为12~20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7398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