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旋转柱型配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28725.3 | 申请日: | 1996-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2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崔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华峰 |
| 主分类号: | F01L7/02 | 分类号: | F01L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61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旋转 柱型配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旋转柱型配气装置,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现有的发动机配气系统,通常分为进气道和排气道。为了控制进气排气,又布置了进气阀和排气阀。进气阀与排气阀由曲轴的正时链条或齿型带连接的凸轮轴带动定时完成进气与排气,配合活塞完成四冲程做功。由于进排气阀是通过曲轴和摇臂带动并通过弹簧落座,当达到高速的极限时会出现气阀落座反弹和升降过程中的调动与共振现象。在发动机高速往复运动中燃烧时,使气阀等零件热胀,使气阀产生间隙,从而使发动机噪音增大,另外气阀曲轴等零件还要耐高温,还需要润滑和冷却。现代汽车为了提高功率,往往采用加长气阀行程和气阀数量的办法提高进排气的顺利程度,所以使原本复杂的机构更加复杂,而且有时正时链条或齿型带损坏气阀落入气缸会撞球气阀和活塞,引起更大的损失。普通发动机需要润滑,有时有少量机油窜入气缸,与汽油同时燃烧,加大了废气的排放量。总之,现有的发动机的配气机构零件多,机构复杂,功率损耗大,噪音大,需要润滑和定期的维修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发动机配气系统的上述问题,而设计提供一种配合部件少、结构简单、噪音小、易维护,特别是能避免因进、排气的瞬间交叉死点,减少有效气体的损失,提高作功效率的发动机旋转柱型配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带与发动机的凸轮轴驱动的齿形带或链条相配合驱动的从动轮的旋转柱体,和带圆孔并经圆孔套与旋转柱体上的与发动机气缸相连通的壳体组成,壳体上分别开有使圆孔与发动机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与气缸相连通的进气孔、出气孔和中气孔,进气孔与中气孔之间的弧距与出气孔与中气孔之间的弧距相等。旋转柱体上开有可连通进气孔与中气孔且经一定角度旋转后再连通出气孔与中气孔的孔道槽,旋转柱体转动的其它时间孔道槽与各气孔相隔断,该孔道槽可以是穿过旋转柱体的直形孔,也可以是弯形孔,还可以是开在旋转柱体一侧的直底弧形槽或弯底弧形槽,孔道槽的轴向长度与中气孔、进气孔、出气孔相同,当气缸内活塞由上向下运动时,气缸形成真空,此时旋转柱体转动使中气孔与进气孔相通,吸入混合气,完成进气行程,活塞到达下止点,旋转柱体转动关闭进气孔,活塞由下向上运动使气缸内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从而压缩了混合气,完成压缩行程,旋转柱体继续旋转,活塞在上止点时通过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做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完成做功行程,当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旋转通过旋转接通中气孔与出气孔,活塞向上运行,排出燃烧后的废气,完成排气行程。活塞就这样与旋转柱体配合,完成发动机的四冲程做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只用少数几个零件就使普通发动机气阀的往复运动改为旋转动运动,从而达到结构简单,功率损耗低,噪音小,免去定期的维修调整。并且与现存普通发动机有互换性,而且可大大降低配气装置的价格。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第三种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第四种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主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旋转柱型配气装置,由带从动轮1的旋转柱体2和经圆孔3配合套于旋转柱体2上的壳体4组成,从动轮1用于与发动机的凸轮轴经齿形带或链条配驱动,壳体4上开有使圆孔3分别与发动机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与发动机的气缸相通的进气孔5、出气孔6和中气孔7,且进气孔5、出气孔6两者与中气孔7之间的弧距相等,旋转柱体2上开有可在旋转过程中分别连通进气孔5与中气孔7和出气孔6与中气孔7的孔道槽8。该孔道槽8可以是横穿旋转柱体2的直形孔,也可以是弯形孔,也可以是沿主体一侧开的直底形弧槽,还可以是沿柱体一侧开的弯底形弧槽。上述四种形状的孔道槽8与进气孔5、出气孔6、中气孔7还可以是沿旋转柱体2轴线方向的长形孔或槽。该旋转柱体2上可以相间隔地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孔道槽8,每个孔道槽8处的旋转柱体2外均对应套有一个带进、出、中气孔5、6、7的壳体4,且每一壳体4的中气孔7连通一个气缸,以形成多组配气驱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壳体4与发动机气缸顶端密闭连接,并使中气孔7与气连通,从动轮1经链条或齿型带与发动机转轴上的驱动轮连接驱动,即可实现旋转配气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华峰,未经崔华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8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冰电加热软线装置
- 下一篇:拆装重型汽车轮胎12伏自动击发电扳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