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低电池放电功率场景下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15466.1 | 申请日: | 202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2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曹鸿圣;彭江;陈轶;黄大飞;刘小飞;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20/15 | 分类号: | B60W20/15;B60W20/13;B60L50/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7 | 代理人: | 杨超 |
地址: | 610095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电池 放电 功率 场景 程式 电动汽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低温低电池放电功率场景下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增程式电动汽车处于低温低电池放电功率场景时,根据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的冷却液温度确定所述增程器的暖机时间,按照所述暖机时间控制所述增程器中的发动机以预设转速进行暖机循环;
在结束所述暖机循环后,根据所述冷却液温度和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车速确定所述增程器的发电功率,并按照所述发电功率控制所述增程器进行发电;
在限制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中非驱动电器的用电功率以及按照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允许的最大能量回收功率进行能量回收之后,确定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电池输出的最新的驱动功率;
根据所述增程器的发电功率和所述电池输出的最新的驱动功率计算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在所述低温低电池放电功率场景中可以稳定驱动的最高车速,按照所述最高车速控制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如下条件时,判断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处于低温低电池放电功率场景,包括:
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电池输出的驱动功率低于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整车需求功率;
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和所述冷却液温度均低于第一预设温度;
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加速踏板的开度大于预设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限制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中非驱动电器的用电功率,包括:
设置电池热管理功率的优先级高于成员舱热管理功率的优先级,以确保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升温,提升所述电池的放电能力,其中,所述电池热管理功率和所述成员舱热管理功率分别由所述电池上设置的热敏电阻和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成员舱上设置的热敏电阻控制,所述非驱动电器包括所述电池上设置的热敏电阻和所述成员舱上设置的热敏电阻;
将所述电池上设置的热敏电阻的请求功率和所述成员舱上设置的热敏电阻的预设热管理功率的最小值,作为所述电池热管理功率和所述成员舱热管理功率的最高限值;
按照所述电池热管理功率的优先级、所述成员舱热管理功率的优先级、所述最高限值进行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热管理功率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为四驱车,禁止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前驱驱动,通过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后驱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芯温度低于第一阈值时,所述预设热管理功率不超过第一预设功率;
当所述电芯温度高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但低于第二阈值时,所述预设热管理功率不超过第二预设功率;
当所述电芯温度高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预设热管理功率不超过第三预设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功率,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增程器的发电功率和所述电池输出的最新的驱动功率计算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在所述低温低电池放电功率场景中可以稳定驱动的最高车速,包括:
V2=(V1,(P1+P2)/F);
其中,V2为所述最高车速,V1为第一预设车速,P1为所述输出功率,P2为所述发电功率,F为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第二预设车速下受到的阻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增程式电动汽车处于所述低温低电池放电功率场景时,控制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进入低温能量管理模式,并在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以及所述冷却液温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退出所述低温能量管理模式;
在检测到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不处于所述低温低电池放电功率场景时,控制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进入常规能量管理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54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