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8973.8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钟素娟;程亚芳;董显;郝庆乐;黄俊兰;程战;任晓飞;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C22C1/03;C22C5/08;B23K26/60;B23K26/70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董晓勇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界面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沿无氧铜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切割出预设数量的盲孔槽,在盲孔槽内壁刷涂钎剂;
取与盲孔槽数量相等且尺寸相配合的纯银条,将纯银条以及刷涂钎剂后的无氧铜板进行加热处理;
另将BAg72Cu合金块熔化成金属液,在金属液中加入碳纳米管混匀,得到混合液;
(2)将步骤(1)所得加热后的纯银条浸入所述混合液,然后将纯银条依次嵌入加热后所得无氧铜板的盲孔槽内,冷却,得到银铜复合带预成品;
(3)对银铜复合带预成品进行切割,即得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钎剂的型号为FB102、FB103、FB104、FB302中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纯银条与盲孔槽的尺寸配合间隙为0.05~0.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780~850℃,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4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BAg72Cu合金块熔化成金属液的温度为780~800℃;所述碳纳米管的添加量为金属液质量的0.03~0.06%。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浸入是将纯银条完全浸入金属液中,浸入的时间为8~10s。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冷却后,还包括机械去除多余钎剂和多余无氧铜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切割为采用皮秒激光器切割;所述皮秒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为3~5W,聚焦光板为4~6μm,移动速度为400~600mm/s。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铜复合带主要由纯银条和无氧铜条沿宽度方向依次排布形成;所述纯银条和无氧铜条界面处形成BAg72Cu材料层;所述无氧铜条的个数比纯银条的个数大1,且所述银铜复合带的最外侧为无氧铜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尺寸、多界面的银铜复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铜复合带的宽度≥120mm,银铜复合带中纯银条的个数≥6;所述银铜复合带中无氧铜条和纯银条的长度和厚度相等;所述银铜复合带的厚度为0.1~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89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