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车厢侧板和顶板共用的一体化成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1577.5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0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晓伟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2/02;B21D13/02;B21D37/16;B21D43/1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合肥铭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2 | 代理人: | 黄钦花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车厢 顶板 共用 一体化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车厢侧板和顶板共用的一体化成型设备,包括二次热成型装置、车厢板调运装置和一次冲压成型装置,涉及货车车厢板成型设备领域,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液压机的输出端慢慢伸长利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配合将车厢板本体冲压成型,使得车厢板具备雏形,而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缩短将活动块牵引向左侧移动,从而让车厢板本体慢慢调运到二次热成型装置处,实现对车厢板的调运,以及电磁线圈使得车厢板本体的表面温度达到800℃~900℃,实现热处理成型更加快速,且不容易爆裂,配合中心模具的四周侧壁上呈“凹凸”形状的模型和侧边模具侧壁上的凹槽,将加热后车厢板本体的外表面压制呈“凹凸”的纹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车车厢板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车厢侧板和顶板共用的一体化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厢式货车是一类具有独立的封闭结构车厢,或与驾驶室联成一体的整体式封闭结构车厢,主要用于载运货物的商用车,最初我国货车车厢生产工艺的改进主要靠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生产设备,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实力的不断增强,目前自主研发已成为我国货车车厢行业创新的另一条途径,而厢式运输车结构目前有板块拼装结构和金属骨架式结构,虽然厢式车结构大体相同,但板块拼装结构和金属骨架式结构在密封性和耐久性方面仍需要改进,在连结方式上,国产车主要是螺钉紧固连接和焊接的方式,但结合目前车厢多为板块拼装结构和金属骨架式结构而言,螺钉紧固连接和焊接的连接方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车厢成型后的一体性和密封性不好的问题,从而,结合以上所述观点,提出一种针对车厢侧板和顶板共用的一体化成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车厢侧板和顶板共用的一体化成型设备,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车厢侧板和顶板共用的一体化成型设备,包括二次热成型装置、车厢板调运装置和一次冲压成型装置,所述二次热成型装置的右侧设置有调运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冲压后车厢板的车厢板调运装置,且车厢板调运装置位于二次热成型装置和一次冲压成型装置之间,其中,二次热成型装置包括有底板、侧板、支撑架、中心模具、电磁线圈、侧边模具、活动柱和油缸,中心模具的底部安装在底板的顶部表面,且三个所述电磁线圈安装在中心模具的内腔中,四个所述侧板以底板中轴线为基点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在底板的四周侧壁上,且支撑架均在侧板的顶部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油缸,油缸的输出端均与活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柱的另一端与侧边模具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车厢板调运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板、第一支撑板、横板、滑轨、强力磁铁、活动块、限位块、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表面均与第一支撑板的底端焊接,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均与横板的底部侧壁焊接,且滑轨设置在横板的顶部表面上,活动块活动连接在滑轨的轨道内部,活动块的正面和背面均与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且活动块的底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安装面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安装有强力磁铁,且滑轨的顶部表面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安装面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与活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一次冲压成型装置还包括有底座、上模具、第二连接板、第二支撑板、第三电动伸缩杆、固定板、车厢板本体、下模具、矩形通孔、活动杆、液压机和滑道,其中,下模具设置在底座的顶部表面,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底座的正面和背面,且第二连接板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的底端焊接,第二支撑板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活动杆在矩形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活动杆位于矩形通孔内部的一侧与第三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活动杆露出矩形通孔外部的两端均与液压机的安装面固定连接,液压机的输出端与上模具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且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置有车厢板本体。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的正面和背面侧壁均与第一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滑轨的长度覆盖到二次热成型装置的最左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中心模具的内部开设有供电磁线圈放置安装的凹槽,且电磁线圈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和工业PLC终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晓伟,未经赵晓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1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