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扇发动机外涵低损失降噪装置及具有其的涡扇发动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08983.9 | 申请日: | 2022-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陈剑;蔡明先;葛严;陈杰;朱伟俊;牛佳佳;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2K3/04 | 分类号: | F02K3/04;F02C7/18;F02C7/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外涵低 损失 装置 具有 | ||
1.一种涡扇发动机外涵低损失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引导冷气流流动的引流装置(10),及用于降低发动机工作噪声的减阻降噪装置(20);
减阻降噪装置(20)呈中空管状,连接于发动机两段外涵流道(30)之间,以形成外涵流道(30)的组成部分;
引流装置(10)设置于外涵流道(30)外,且引流装置(10)的进流端穿设外涵流道(30)的壁面后伸入外涵流道(30)内以引出冷气流,引流装置(10)的出流端连通减阻降噪装置(20),以使引出的冷气流进入减阻降噪装置(20),进而在减阻降噪装置(20)的作用下由减阻降噪装置(20)的内壁面射出形成壁面吹气,以降低外涵流道(30)壁面的摩擦阻力,进而减小发动机外涵总压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外涵低损失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引流装置(10)包括用于引出冷气流的引气风斗(11),及用于输送冷气流的输气管路(12);
引气风斗(11)装设于减阻降噪装置(20)进流端的外涵流道(30)上,且引气风斗(11)的进流端伸入外涵流道(30)内,其相对的出流端连通输气管路(12);
输气管路(12)的出流端连通减阻降噪装置(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外涵低损失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引流装置(10)包括用于引出冷气流的引气风斗(11)、用于引气冷却发动机滑油的滑油散热器(13)或用于引气冷却发动机核心机的预冷器、用于输送冷气流的输气管路(12);
引气风斗(11)装设于减阻降噪装置(20)进流端的外涵流道(30)上,且引气风斗(11)的进流端伸入外涵流道(30)内,其相对的出流端连通滑油散热器(13)或预冷器;
滑油散热器(13)或预冷器设置于外涵流道(30)外,且输气管路(12)的进流端连接滑油散热器(13)或预冷器,其相对的出流端连通减阻降噪装置(2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外涵低损失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减阻降噪装置(20)包括用于形成内环结构且呈环形的装置内环(21)、呈环形且套装于装置内环(21)外的装置外环(22)、设置于装置外环(22)和装置内环(21)之间且呈蜂窝状的降噪蜂窝环(23)、连接于装置外环(22)上的背腔结构;
背腔结构与输气管路(12)连通,以用于汇集冷气流;
装置外环(22)和装置内环(21)上均开设有通孔,以供背腔结构中的冷气流依次通过装置外环(22)上的通孔、降噪蜂窝环(23)及装置内环(21)上的通孔后向外射出形成壁面吹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外涵低损失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背腔结构包括多块背腔板(24),及用于引导冷气流流动的通风管(25);
多块背腔板(24)分别与装置外环(22)的外环面密封连接,以形成用于汇集冷气流的背腔(26),装置外环(22)上开设的通孔位于背腔(26)内;
通风管(25)的进流端连通输气管路(12),其相对的出流端分别与各背腔(2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外涵低损失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背腔板(24)呈板状,仅设置于外涵流道(30)的迎风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外涵低损失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背腔板(24)呈环状,沿减阻降噪装置(20)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形成沿减阻降噪装置(20)轴向依次间隔设置且呈环形的背腔(2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扇发动机外涵低损失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风管(25)与各背腔(26)的连通处均设有连通口(27);
外涵流道(30)壁面摩擦阻力较大区域的连通口(27)的开口面积大,外涵流道(30)壁面摩擦阻力较小区域的连通口(27)的开口面积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89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