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顶板单元U肋自动化柔性定位的组装定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12415.9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8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邢扬;刘申;孙悦楠;柴飞;胡广瑞;龙东利;杨金山;陈敏;刘昊;陈彤;杨翠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徐畅 |
地址: | 06620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顶板 单元 自动化 柔性 定位 组装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顶板单元U肋自动化柔性定位的组装定位设备,包括:工作平台,用于放置面板单元;行走底座,用于与工作平台对接,并对行走机座进行支撑、导向;行走机座,通过行走机构在行走底座上配合行走;支撑定位机构,设置有多个,分布固定在行走机座前端,用于对U形肋进行支撑和定位,在行走机座带动下,将U形肋转送、放置至面板单元上。本发明设备的整个定位过程采用机械动作,无需人工敲击定位,提高了定位放置的工作效率,且U形肋最终的定位放置位置精准,各个U形肋的安装侧孔在垂直于U形肋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基本能够对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形肋焊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顶板单元U肋自动化柔性定位的组装定位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大型桥梁钢结构部件中,桥面板U形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桥面板U形肋是由底部的面板单元和面板单元上焊接的多根平行的U形肋组成,相邻U形肋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由于面板单元的整体尺寸较大,U形肋的长度也相对较长,整体重量较重,在U形肋与面板单元焊接前,通常会在面板单元上将待焊接部位进行划线,形成待焊接线条,然后,将U形肋定位放置在面板单元上,使得U形肋的侧边与待焊接线条定位贴合在一起,才能进行后续的焊接固定。
传统技术中对U形肋的定位放置方式是:利用行车将U形肋吊装起来,然后,以人工的方式扶住U形肋,同时,控制吊装的天车,使U形肋缓慢下降,直至U形肋完全落到面板单元上,由于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放置,U形肋的底部侧边往往会偏离待焊接线条,此时,就需要人工拿着锤子去敲打U形肋端部,以便将U形肋的底部侧边与待焊接线条对准。整个定位放置过程的效率较低,且U形肋最终的定位放置效果还不佳。
另外,U形肋端部的斜侧壁上通常还分布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其他部件组装固定的安装侧孔,通过上述方式进行定位放置,很难保证各个U形肋的安装侧孔在垂直于U形肋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对齐,仍然需要以敲击的方式,进行U形肋的位置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顶板单元U肋自动化柔性定位的组装定位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顶板单元U肋自动化柔性定位的组装定位设备,包括:工作平台,用于放置面板单元;
行走底座,用于与工作平台对接,并对行走机座进行支撑、导向;
行走机座,通过行走机构在行走底座上配合行走;
支撑定位机构,设置有多个,分布固定在行走机座前端,用于对U形肋进行支撑和定位,在行走机座带动下,将U形肋转送、放置至面板单元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定位机构包括:
前部支撑定位机构,具有前部支撑座、上支撑块组件、前部定位机构、支撑轮以及支撑轮升降机构,所述上支撑块组件安装在前部支撑座顶部,用于支撑U形肋的前端,所述的前部定位机构安装在前部支撑座上,用于对U形肋的前端进行端面定位,所述的支撑轮用于在面板单元上滚动行走,所述支撑轮升降机构安装在前部支撑座上,用于控制支撑轮的伸出和收缩;
后部支撑定位机构,具有后部支撑背板、后部支撑座、支撑座升降驱动机构、一对左右对称的后部支撑组件以及一对左右对称的后部定位机构,所述的后部支撑背板固定安装在行走机座前端,所述的后部支撑座竖向滑动配合在后部支撑背板前端,所述的支撑座升降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后部支撑座的下降和上升,所述后部支撑组件安装在后部支撑座上,用于支撑U形肋的后端,所述后部定位机构安装在后部支撑座上,用于对U形肋的后端进行端面定位和轴向定位;
支撑梁,用于对接固定前部支撑座和后部支撑座;
当U形肋的定位、转送完成后,支撑轮升降机构驱动支撑轮收缩,同时,支撑座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后部支撑座下降,即可将U形肋放置在面板单元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2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