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活塞裙部低温磨损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39485.3 | 申请日: | 2022-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5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钰翔;姜思君;万济录;盛佳强;卢秋佐;孙博文;李健;赵严伟;崔石柱;马怀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M15/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60 | 代理人: | 白海佳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活塞 低温 磨损 耐久 试验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发动机活塞裙部低温磨损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试验样机满足低温磨损耐久试验要求;
S2:控制所述试验样机在不同转速、运行负荷、运行时长以及冷却液温度条件下完成试验循环工况;
S3:在一次试验循环工况中,每当试验样机累积运转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则进入检查及保养工序;
S4:重复执行步骤S2及S3,直至执行试验循环工况次数达到预设次数;
S5:从所述试验样机中取机油油样进行检测,确定油样的特性参数是否合格,若是,则执行步骤S8,否则执行步骤S9,其中,油样特性参数包括磨损金属含量、粘度、闪点及不溶物百分比;
S6:确定试验后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7,否则执行步骤S9;
S7:对所述试验样机进行拆检分析,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中的活塞裙部直径形变是否在预设形变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8,否则执行步骤S9;
S8:确定试验样机活塞裙部满足低温磨损耐久要求;
S9:确定试验样机活塞裙部不满足低温磨损耐久要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裙部低温磨损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S11: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是否完成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若是,则执行步骤S12,若否,则执行步骤S17;
S12:确定所述试验样机的机油压力、冷却液温度及爆震情况是否能被监测,若是,则执行步骤S13,若否,则执行步骤S17;
S13: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是否为新机器,若是,则执行S14,若否,则执行S15;
S14:控制所述试验样机完成磨合;
S15:确定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是否在合格性能参数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16,若否,则执行步骤S17;
S16: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满足活塞裙部低温磨损耐久试验要求,并执行步骤S2;
S17: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不满足活塞裙部低温磨损耐久试验要求,并结束流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裙部低温磨损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试验循环工况包括:
S21:控制所述试验样机冷却液温度降至第一温度,并启动试验样机;
S22:控制所述试验样机至怠速工况,运行时长为第一时长,冷却液温度为第一温度;
S23: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一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一时长,冷却液温度为第一温度;
S24: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二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一时长,冷却液温度为第一温度;
S25: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一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一时长,冷却液温度为第一温度;
S26: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二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三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冷却液温度逐步升为第二温度,第二时长等于冷却液由第一温度升至第二温度的时间;
S27: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三转速,运行负荷为第四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三时长,冷却液温度为第二温度;
S28: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四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五负荷,运行时长为第四时长,冷却液温度为第二温度;
其中,第一转速大于怠速转速,第二转速小于怠速转速,第三转速大于第二转速且小于第一转速,第四转速大于第一转速,第一负荷及第二负荷小于等于10%,第三负荷大于等于10%,第四负荷大于第三负荷,第五负荷大于第四负荷,第一时长小于第二时长,第四时长大于第二时长有,第三时长大于第四时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活塞裙部低温磨损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怠速转速为1000r/min,所述第一转速为1800r/min,所述第二转速为700r/min,所述第三转速为1300r/min,所述第四转速为3000r/min,所述第一温度为-20℃,所述第二温度为45℃,所述第一运行时长为10s,所述第二时长为600s,所述第三时长为1800s,所述第四运行时长为1200s,所述第一负载为5%,所述第二负载为7%,所述第三负载为10%,所述第四负载为20%,所述第五负载为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94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