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脱钴/脱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4230.3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田思航;王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44 | 分类号: | C23F1/44;C22B34/36;C22B23/00;E21B10/4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复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脱钴/脱钨,特别涉及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脱钴/脱钨方法。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脱钴/脱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密封壳体,使密封壳体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外周面形成密封,并且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聚晶金刚石层的待脱钴/脱钨部位上方形成空腔,使待脱钴/脱钨部位暴露于所述空腔中;步骤二,在所述空腔中注入脱钴/脱钨液,使聚晶金刚石层的待脱钴/脱钨部位浸没在脱钴/脱钨液中以实现脱钴/脱钨。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脱钴/脱钨方法脱钴/脱钨液用量大、成本高、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脱钴/脱钨,特别涉及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脱钴/脱钨方法。
背景技术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高抗冲击性,广泛应用于石油钻探、地质勘探和机械加工等领域。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是将硬质合金基体和金刚石微粉装入金属杯中,在金属催化剂条件下用高温高压烧结而成。烧结聚晶金刚石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钴,金属钴在金刚石复合片的合成过程中能够起到金属粘结剂的作用。但在金刚石的使用过程中,钴的存在会大大降低金刚石复合片的耐磨性与稳定性,原因是钴的热膨胀系数与金刚石差异较大,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使用过程中受热时容易使金刚石与金属钴之间形成微裂纹,引起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热失效;并且,一定高温下钴能够作为催化剂促进金刚石石墨化,降低金刚石之间的结合力,进而缩短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使用寿命。所以,金刚石复合片在使用之前,一般都要去除其复合层内部的钴,形成一定高度和形状的脱钴层,这个过程即为常说的“脱钴”。另外,金属钨也能够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性能产生影响,有时也需要进行脱钨处理。
目前常用的脱钴/脱钨方法为化学酸蚀,常用的脱钴配方为强酸、强碱及一些盐类,通过长达上百小时甚至数百小时的浸蚀实现脱钴/脱钨。此外,为了提高脱钴/脱钨速率,往往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浸蚀脱钴/脱钨。
由于硬质合金基体容易被脱钴/脱钨液腐蚀,因此脱钴/脱钨时对硬质合金基体的防腐尤其重要,否则很容易使复合片报废,造成严重损失。现有技术中的脱钴/脱钨方式一般是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外部设置一层防护层,仅暴露聚晶金刚石层上待脱钴/脱钨处理的部分,防护层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之间具有密封结构,用于防止脱钴/脱钨液渗入防护层内而腐蚀硬质合金基体。
防护层的形成方式较多,例如在硬质合金基体和聚晶金刚石层底部注塑包裹防腐材料,可以参考专利文献CN214323969U公开的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脱钴密封夹紧装置,即依靠注塑形成的脱钴密封壳体作为防护层;另外,为了增加脱钴密封装置的密封性,上述专利文献中还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顶端外侧通过压装的方式套上了一个密封夹紧套,密封夹紧套能够使注塑成型的脱钴密封壳体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贴合得更加紧密,放入脱钴溶液进行脱钴反应时,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脱钴溶液对硬质合金基体的腐蚀。再如专利文献CN207673291U公开的金刚石复合片脱钴防护装置采用的结构,在成型好的防护外壳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之间设置密封圈来形成密封结构。
但是,目前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进行脱钴/脱钨时,都是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入脱钴/脱钨液中,为了更好地避免硬质合金基体受到腐蚀,还往往需要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倒置装夹,以金刚石层朝下、硬质合金基体朝上的姿态浸入脱钴/脱钨液中,脱钴/脱钨液用量大,容易导致环境污染,成本也较高。并且,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倒置装夹时还需要逐个调整高度,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脱钴/脱钨方法,解决现有的脱钴/脱钨方法脱钴/脱钨液用量大、成本高、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的问题。
本发明中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脱钴/脱钨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脱钴/脱钨方法,该脱钴/脱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密封壳体,使密封壳体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外周面形成密封,并且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聚晶金刚石层的待脱钴/脱钨部位上方形成空腔,使待脱钴/脱钨部位暴露于所述空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4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空化辅助淹没脉动气射流抛光系统
- 下一篇:自动酸洗设备及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