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49459.7 | 申请日: | 2022-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9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张新建;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星豪燊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知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86 | 代理人: | 刘焕玲 |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顶板 支撑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1.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包括抬升机构(1)、联动机构(2)与接触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1)顶部设置有联动机构(2),所述联动机构(2)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接触机构(3);
所述抬升机构(1)用于实现整体结构的自动抬升;
所述联动机构(2)用于实现支撑结构联动展开;
所述接触机构(3)用于实现对汽车不规则的内顶板进行支撑;
所述联动机构(2)包括中心固定架(201)、中心固定板(202)、固定轴承(203)、转动轴柱(204)、联动转板(205)、双向转动杆(206)、限制滑轨(207)、固定滑块(208)与固定滑板(209),所述中心固定架(201)固定连接在六边形柱(106)底端,所述中心固定架(20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中心固定板(202),所述中心固定板(202)内部中心固定连接固定轴承(203),所述固定轴承(203)内环部固定连接转动轴柱(204),所述中心固定板(202)通过固定轴承(203)转动连接转动轴柱(204),所述转动轴柱(204)顶端固定连接联动转板(205),所述联动转板(205)顶部两侧端均转动连接一组双向转动杆(206),两组所述双向转动杆(206)另一侧端均转动连接一组固定滑板(2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1)包括底座箱(101)、电机(102)、固定柱(103)、六边形槽(104)、驱动螺杆(105)、六边形柱(106)、内螺纹槽(107),所述底座箱(101)内部固定连接电机(102),所述底座箱(10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固定柱(103),所述固定柱(103)内部设置有六边形槽(104),所述固定柱(103)内部底壁中心转动连接驱动螺杆(105),所述电机(102)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六边形槽(104),所述固定柱(103)内部通过六边形槽(104)纵向滑动连接六边形柱(106),所述六边形柱(106)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槽(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固定架(201)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两组前后排列的限制滑轨(207),四组所述限制滑轨(207)分别滑动连接一组固定滑块(208),左右两部所述固定滑块(208)顶部均固定连接一组固定滑板(2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机构(3)包括联动滑架(301)、固定筒(302)、纵向滑槽(303)、卡簧(304)与滑动柱(305),所述联动滑架(301)顶部固定连接多组多组均匀矩形阵列的固定筒(302),所述固定筒(302)内部均设置有纵向滑槽(303),所述纵向滑槽(303)内部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卡簧(304),所述固定筒(302)分别通过纵向滑槽(303)上下滑动连接滑动柱(305),所述滑动柱(305)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卡簧(304)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杆(105)纵向贯穿固定柱(103)底壁并在延伸至六边形槽(104)内部,所述六边形柱(106)通过内螺纹槽(107)螺纹连接驱动螺杆(1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滑板(209)顶端均固定连接一组接触机构(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联动滑架(301)分别固定连接在一组固定滑板(209)顶部,两组所述联动滑架(301)之间为左右对称关系。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在车辆内部顶壁安装首先拼装内顶板,再利用黏胶填缝每一块内顶板之间的连接;
S2、完成拼接后,将该结构移动至车辆内,并放置在车辆内部底壁中心,然后通过启动加装的抬升机构(1),启动放置在车辆内部底壁底座箱(101)内部的电机(102),电机(102)带动其顶部输出轴固定的驱动螺杆(105)在固定柱(103)设置的六边形槽(104)内,因为所述驱动螺杆(105)与六边形柱(106)内部设置的内螺纹槽(107)的螺纹连接关系,驱动螺杆(105)的旋转会带动在六边形槽(104)内部上下滑动的所述六边形柱(106)因为自身形状而向上抬升并将联动机构(2)与接触机构(3)向上顶升,使所述联动机构(2)上设置的两组所述接触机构(3)接触到内顶板;
S3、所述接触机构(3)接触到内顶板后,手动移动一组接触机构(3)包括的联动滑架(301),当该组联动滑架(301)底部固定的一组固定滑板(209)利用两组固定滑块(208)在中心固定架(201)一侧的限制滑轨(207)上滑动后,该组固定滑板(209)会带动其对应转动加装的双向转动杆(206)向外侧方向旋转展该组双向转动杆(206)的旋转展开,会带动其另一侧端转动对接的联动转板(205)沿着转动轴柱(204)在加装了固定轴承(203)的中心固定板(202)上旋转,而联动转板(205)另一侧端转动对接的双向转动杆(206)也随着联动转板(205)的旋转后发生转动展开,使该组双向转动杆(206)对应的另一组固定滑板(209)也通过两组固定滑块(208)在中心固定架(201)另一侧方向上的限制滑轨(207)上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两组接触机构(3)的同时展开,对内顶板进行支撑加固;
S4、而两组联动滑架(301)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并就位后,联动滑架(301)顶部加装的多组滑动柱(305)接触到内顶板后,分别滑进对应的固定筒(302)内,不规则的内顶板会使不同的滑动柱(305)向对应的固定筒(302)内部滑动,并且滑动柱(305)底部加装的卡簧(304)会使卡簧(304)始终顶触内顶板,将拼装的内顶板支撑住,从而可以等待内顶板之间的黏胶凝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星豪燊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星豪燊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94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