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小方坯连铸中间包寿命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9640.7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3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海;阮风刚;苏庆林;赵恒;檀伟峰;李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5 | 分类号: | B22D41/005;B22D41/60;B22D41/00;B22D41/02;B22D41/52;C04B35/04;C04B35/66 |
代理公司: | 山东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6 | 代理人: | 张渲 |
地址: | 25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小方坯连铸 中间 寿命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小方坯连铸中间包寿命的生产方法,方法如下:优化中间包耐材烘烤曲线;中间包烘烤过程中,增加下吸风装置;将中间包工作层的打结烘烤燃气的热值提高;将中间的分体式稳流器改为整体式;将中间包工作层上水口小胎膜改成上粗下细的锥形;中间包干式料改为渣线料。本发明通过优化中间包耐材烘烤曲线,减少因中间包耐材质量问题导致的中间包截流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连铸机生产效率及铸坯质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和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小方坯连铸中间包寿命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连铸生产来说,提高连铸机的作业率就意味着提高产量增加效益,高效连铸技术就是以高拉速为核心,以高质量无缺陷的铸坯生产为基础,实现高连浇率、高作业率的连铸系统技术,因此高效连铸技术的开发已成为发挥连铸技术潜力的主要方向,受到世界各主要钢铁企业、工程公司、设备制造商的高度重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延长中包连浇时间,就可以提高中包连浇炉数,进而减少连铸机停机时间,提高产量, 还可以降低钢铁料消耗、能源介质消耗,以及吨钢耐材成本,从而使中间包使用效益最大化。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限制连铸高效生产的因素很多,其中连铸机中间包质量和寿命是其中一项,现有中间包耐材质量差,严重污染钢水质量,同时也降低了钢坯的质量,中间包的寿命也严重制约了连浇炉数,不仅降低了钢水收得率,而且也降低了使连铸机的连浇炉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提高连铸机生产效率及铸坯质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和消耗的提高小方坯连铸中间包寿命的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小方坯连铸中间包寿命的生产方法,方法如下:
优化中间包耐材烘烤曲线;
中间包烘烤过程中,增加下吸风装置;
将中间包工作层的打结烘烤燃气的热值提高;
将中间的分体式稳流器改为整体式;
将中间包工作层上水口小胎膜改成上粗下细的锥形;
中间包干式料改为渣线料。
优选地,优化中间包耐材烘烤曲线的具体步骤为:将中间包耐材的烘烤模式改为小火+中火+大火的烘烤模式,制定烘烤温度曲线。
优选地,所述烘烤温度曲线制定规则如下:正常烤包保持小火1.5小时,煤气阀门全开,风机阀门开启度1/4,中间包烘烤温度达到600℃;
然后调中火1小时,煤气阀门全开,风机阀门开启度1/2,中间包烘烤温度达到900℃;
最后调大火1.5小时,煤气阀门全开,风机阀门全开,烤包至4个小时,岗位职工测量中包烘烤温度若<900℃,配天然气,开启天然气阀门1/4,直至中包开浇。
优选地,中间包烘烤过程中,增加下吸风装置的具体步骤为:在中间包烘烤后期,增加使用下吸风装置,利用压缩空气流产生的负压将中间包内的热量吸引下来,下吸风装置为负压风机。
优选地,将中间包工作层的打结烘烤燃气的热值提高的具体步骤为:将中间包烘烤的燃气由煤气改为天然气,提高中间包打结过程的烘烤温度。
优选地,所述渣线料的化学成分为:MgO:66-73%、CaO:1-3%、SiO2:3-6%、Al2O3:6-10%。
优选地,所述渣线料的物理性能为:体积密度:≥2.1g/cm3,抗折强度:≥2.0MPa,耐压强度:≥4.0MPa。
优选地,所述下吸风装置在中包的下滑块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优化中间包耐材烘烤曲线,减少因中间包耐材质量问题导致的中间包截流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连铸机生产效率及铸坯质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和消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9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