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中华鳖卵孵化率的两段孵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24809.X | 申请日: | 2022-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4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宋光同;蒋业林;王芬;陈祝;朱成俊;徐笑娜;李翔;侯冠军;季索菲;周翔;王朝福;苏友风;金根东;王佳佳;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辉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5 | 代理人: | 汪守勇 |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中华 孵化率 孵化 方法 | ||
1.一种提高中华鳖卵孵化率的两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采集鳖卵
亲鳖产卵季节,每天早晨,在产卵房里,通过扒沙方式,采集鳖卵,运至孵化房;
步骤2、第一阶段孵化
(1)第一阶段孵化房
设置简易孵化房,调控第一阶段孵化房温度在28-33℃;
(2)鳖卵孵化包装
首先,在孵化框底部铺设一块保鲜膜,在保鲜膜上铺设一层干河沙;将鳖卵一层一层铺设在孵化框内干河沙上,直至装满;其次,在孵化框内的鳖卵上铺设一层干河沙,利用保鲜膜翻折覆盖住鳖卵和干河沙,再利用少量干河沙将保鲜膜压实;最后,在孵化框上贴标签,注明鳖卵来源、采集时间、放入孵化房时间三项信息;
(3)孵化
将包装好的孵化框呈摞一层一层叠起,放置在第一阶段孵化房中孵化8-12天,检查鳖卵内胚胎颜色,当发现卵内胚胎充满血丝,卵呈红色时,筛选出胚胎正常发育的鳖卵,进入第二阶段孵化房孵化;
步骤3、第二阶段孵化
(1)第二阶段孵化房
第二阶段孵化房内设置高出地面一定距离的平台阶用于放置孵化框,平台阶之间形成集苗沟,集苗沟内存有适量水位;
(2)鳖卵孵化包装
首先,选用孵化框装载鳖卵进行第二阶段孵化,在孵化框底部铺设2层海绵,其上层海绵中设有鳖卵定位孔,用于放置鳖卵;其次,经第一阶段孵化后,筛选出胚胎充满血丝、卵呈红色的鳖卵,剔除胚胎发白以及损坏的鳖卵,按照动物级向上,将鳖卵排列在海绵的定位孔中;选用蛭石作为孵化介质,在排好的鳖卵上铺设蛭石;最后,孵化框按照呈摞一层一层叠起,每摞10-13层,将呈摞的孵化框放置在平台阶之上;
(3)孵化
第二阶段孵化房控制孵化温度为28-33℃,利用喷雾器调控孵化房空气相对湿度70-85%,孵化介质蛭石湿度控制在8-12%;经过33-36天孵化,稚鳖陆续孵化出壳,进入集苗沟,每天分批次将稚鳖捞取后,放入温室进行大规格幼鳖培育,从而完成中华鳖卵孵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华鳖卵孵化率的两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框的尺寸长*宽*高为60cm*40cm*1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华鳖卵孵化率的两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保鲜膜上铺设厚1-2cm的干河沙,鳖卵一层一层铺设后再铺设一层厚1-2cm的干河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华鳖卵孵化率的两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用于放置孵化框的平台阶高出地面15-20cm、宽1-1.5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华鳖卵孵化率的两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平台阶之间形成深15-20cm、宽20-50cm的集苗沟,集苗沟内水位控制在3-8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华鳖卵孵化率的两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铺设两层海绵的厚度均为0.8-1cm,其上层海绵中设有孔径为12-18mm的鳖卵定位孔,用于放置鳖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华鳖卵孵化率的两段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选用粒径为2-4mm的蛭石作为孵化介质,在排好的鳖卵上铺设厚1-2cm的蛭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48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