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44202.8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1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绳以健;刘赫;刘雪强;刘毅;沈灿铎;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N19/04 | 分类号: | F02N19/04;F02M3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1 | 代理人: | 董亚男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低温 功率 柴油 燃烧 油路 预热 装置 | ||
1.一种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燃烧器包括喷嘴座、油泵和风门油缸,所述喷嘴座和所述油泵通过喷嘴座油管连接,所述油泵和所述风门油缸通过风门油缸油管连接,所述喷嘴座油管和所述风门油缸油管设置于所述油泵的同侧,在所述油泵的另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油泵上设置有进油管和回油管;
所述预热装置包括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温控开关、控制器和保温护套;所述加热元件分别安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喷嘴座尾部、所述进油管外部、所述回油管外部、所述喷嘴座油管外部、所述风门油缸油管外部和所述风门油缸外部;所述保温护套分别套在所述油管及对应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风门油缸及对应所述加热元件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两根加热棒、两根伴热带、三组加热丝;所述保温护套包括五件保温护套;
所述加热棒包括安装于所述通孔内的第一加热棒和安装于所述喷嘴座尾部的第二加热棒;
所述伴热带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油管外部的第一伴热带和设置于所述回油管外部的第二伴热带;
所述加热丝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喷嘴座油管外部的第一加热丝组、设置于所述风门油缸油管外部的第二加热丝组和设置于所述风门油缸外部的第三加热丝组;
所述保温护套包括套装所述进油管及所述第一伴热带的第一保温护套、套装所述回油管及所述第二伴热带的第二保温护套、套装所述喷嘴座油管及所述第一加热丝组的第三保温护套、套装所述风门油缸油管及所述第二加热丝组的第四保温护套和套装所述风门油缸及所述第三加热丝组的第五保温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向所述油泵内延伸的筒型隔油护套,所述第一加热棒设置于所述筒型隔油护套内;所述筒型隔油护套用于将所述第一加热棒与所述油泵内部的柴油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组由加热丝分别均匀缠绕在所述喷嘴座油管外部、所述风门油缸油管外部和所述风门油缸外部形成,所述加热丝为碳纤维电热丝;
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保温护套为橡胶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带为PTC恒温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和第二保温护套为橡塑海绵管。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加热棒的功率均为55W~65W;
所述第一和第二伴热带的功率均为40W~50W;
所述第一和第二加热丝组的功率均为10W~16W,所述第三加热丝组的功率为8W~12W。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棒、所述第二加热棒、所述第一伴热带、所述第二伴热带、所述第一加热丝组、所述第二加热丝组和所述第三加热丝组并联后与所述控制器串接,所述控制器同时为所述加热元件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油泵的外表面,用于实时监控油泵温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燃烧器启停;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与所述控制器串联。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开关包括安装于所述油泵外表面的第一温控开关、安装于所述喷嘴座外表面的第二温控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保温护套内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温控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于低温的低功率柴油燃烧器全油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温控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棒、所述第二加热棒、所述第一伴热带、所述第二伴热带、所述第一加热丝组、所述第二加热丝组、所述第三加热丝组电路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442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中药用发酵罐
- 下一篇:一种农业大棚蔬菜病虫害的预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