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及发动机进气系统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15359.X | 申请日: | 202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6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纪昭波;王强;倪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02D45/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会然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系统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及发动机进气系统和车辆,其中,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包括中冷器,该中冷器通过进气管与增压器相连,并通过出气管与发动机相连。另外,在进气管和/或出气管中设有冷却部,该冷却部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其中,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用于将冷却部并联于车辆空调的冷媒管路中,以利用冷媒对进气管和/或出气管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通过设置中冷器,以及在进气管和/或出气管中设置冷却部,能够对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进行多级冷却,从而可有效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进而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以及具有该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为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在增压式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中,通常设置中冷器,以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的温度,从而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来增加发动机的功率。而在实际应用中,因考虑到中冷器的尺寸和空间布置,中冷器芯体往往无法做到足够大的尺寸。此时,在高温、大负荷工况或者急加速工况下,中冷器无法将增压后的高温空气降低到理想温度。若发动机进气温度过高,将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并降低大负荷工况下的扭矩、降低急加速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可对发动机的进气气流进行多级冷却,从而可有效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进而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包括中冷器,所述中冷器通过进气管与增压器相连,并通过出气管与发动机相连,
所述进气管和/或所述出气管中设有冷却部;
所述冷却部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
所述冷媒进口和所述冷媒出口用于将所述冷却部并联于车辆空调的冷媒管路中。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部并联于所述车辆空调的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并在所述冷却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流经所述冷却部的冷媒的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采用比例阀;所述控制阀与车辆ECU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部位于所述进气管或所述出气管的径向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中设有所述冷却部;所述冷却部靠近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部采用环形管或螺旋形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和/或所述出气管中串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彼此间可进行热交换的气体通道和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构成所述冷却部。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设有温度检测部;所述温度检测部与车辆ECU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通过设置中冷器,以及在进气管和/或出气管中设置冷却部,能够对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进行多级冷却,从而可有效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进而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另外,通过在冷却部与蒸发器之间设置控制阀,能够控制流经冷却部的冷媒的流量,从而可调节冷却部对发动机进气气流的冷却能力。而控制阀采用比例阀,并与车辆ECU相连,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应用。将冷却部位于进气管或出气管的径向中心位置,能够提高管内空气和冷却部之间的换热效率,同时也可提高对进气管或出气管的气流冷却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5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的模具钢
- 下一篇:一种基于树莓派的汽车CAN总线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