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面板脱泡承载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07474.8 | 申请日: | 202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7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鹏;康宏刚;李世杰;张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B65G47/7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面板 脱泡 承载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尺寸面板脱泡承载平台,包括至少二个,上下间隔地设置在加压脱泡机的加压脱泡腔内,包括支板、支撑限位组件、驱动组件及承载顶升组件,支板水平设置,支撑限位组件设置于支板的两侧;驱动组件沿支板的侧边方向设置,驱动组件上设有料盘;承载顶升组件沿支板的侧边方向设置,承载顶升组件从下方支撑料盘,并通过旋转将料盘向上顶起,料盘贴紧上一个承载平台的底壁或加压脱泡腔的顶壁,使形成独立密封的腔体,并经支撑限位组件支撑限位。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脱泡腔体结构,利用料盘的直线滑移完成自动上料、送料及出料动作,通过同步旋转完成承载料盘的均匀顶升、自动支撑及限位,实现了独立密封腔室的自动开合联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大尺寸面板脱泡承载平台。
背景技术
在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领域,常涉及到各种光学膜材的贴附,如偏光片贴附,屏幕基板上贴附光学膜体后,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将膜体与基板之间贴附时产生的气泡去除,以保证贴附质量。常用的去气泡手段包括多种,如通过改进膜材贴附方式,利用边贴边辊方式,在贴附的同时辊压膜材,以减少气泡的产生。该种机械去泡手段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针对大尺寸的面板,由于面积较大,通过辊压去泡的方式效果较差,且面板极易因辊压产生破片。因此需要采用辅助脱泡方式,如真空环境或加压环境,真空环境为将待脱泡的面板放置在强压环境下,通过调节降低面板周围气压,使其小于气泡内气压,从而使气泡中的气体从面板与膜材之间自动挤出,达到去泡效果;加压环境相反的将面板至于强压环境下,通过外部压力挤压膜体达到去泡效果。
由于脱泡时间较长(偏贴后保压时间:70-180S;全贴后保压时间:5-10Min),传统的将所有物料全部放入脱泡腔内后,再进行脱泡的方式效率具有较长的脱泡待料时间,后续工艺需等脱泡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且脱泡前后的上料及下料也占用较长时间,导致整体脱泡效率低下。因此,针对大尺寸面板的脱泡,受面板尺寸影响一般采用单片面板单独送料的脱泡方式;即通过独立的脱泡腔体,逐次进行上料、脱泡及下料动作,其中一个脱泡腔脱泡的同时,另外的脱泡腔在进行上料、下料动作,将上料、脱泡及下料时间充分利用,从而提升整机脱泡效率。对于大尺寸面板的独立脱泡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独立脱泡腔体上料及下料过程中涉及到的密封腔室的形成与分离;2、密封腔室形成及分离过程中料盘的承载及限位,以保证密封腔室形成时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3、密封腔室形成过程中,料盘的均匀承载及顶升,以完成腔室的闭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独立脱泡腔体结构,利用料盘的直线滑移完成自动上料、送料及出料动作,通过同步旋转完成承载料盘的均匀顶升、自动支撑及限位,实现了独立密封腔室的自动开合联动的大尺寸面板脱泡承载平台。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尺寸面板脱泡承载平台,包括至少二个,上下间隔地设置在加压脱泡机的加压脱泡腔内,包括支板、支撑限位组件、驱动组件及承载顶升组件,其中,上述支板水平设置,支撑限位组件设置于支板的两侧;上述驱动组件沿支板的侧边方向设置,驱动组件上设有料盘,料盘经驱动组件驱动而沿直线方向来回运动;上述承载顶升组件沿支板的侧边方向设置,承载顶升组件从下方支撑料盘,并通过旋转将料盘向上顶起,料盘贴紧上一个承载平台的底壁或加压脱泡腔的顶壁,使形成独立密封的腔体,并经支撑限位组件支撑限位;料盘内放置的待脱泡面板随料盘滑入脱泡空间内,在脱泡空间密封腔体内进行加压脱泡。
优选地,所述的支板上设有两条滑轨,两滑轨沿支板的侧边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且直线延伸至支板外侧;上述料盘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上。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限位组件包括侧支板及支块,其中,上述侧支板包括至少二块,侧支板沿支板侧边方向间隔设置,侧支板的内壁上垂直设有至少二根限位柱,限位柱水平向内侧延伸;上述支块包括至少二块,支块竖直设置在支板上,支块的顶部内侧设有台阶支撑面,且台阶面的高度低于限位柱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074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伤患者术后手部康复训练器
- 下一篇:旋转设备底座径向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