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高酒质的酒曲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6565.6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丽峰 |
主分类号: | C12G3/021 | 分类号: | C12G3/021;C12G3/02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许霞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酒质 酒曲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酒质的酒曲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酒饮酿造技术领域。该酒曲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小麦20‑40份、川芎5‑15份、牛膝5‑15份、霉菌菌液0.2‑2份和酵母菌菌液0.2‑2份;此酒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白酒的口感,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加白酒的营养价值。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酒质的酒曲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不仅能够缩短酒曲发酵的时间,而且能够有效保证所制得的酒曲中含有足够的微生物,以提高最终所制得的白酒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酒饮酿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酒质的酒曲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酒曲,即酒粬,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便会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人们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异,酒曲的品种丰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国酒曲的种类和制造技术基本上定型。
由此可见,酒曲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最终酿造所得到的白酒的质量,而为了从酿造阶段就提高所酿造得到的白酒的质量,需要提升酒曲的质量,现目前的酒曲一般通过小麦、麸曲等通过简单的发酵即可制得,生产规模虽大,但是质量无法保证,从而导致最终酿造所制得的白酒的质量较低、口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酒质的酒曲,此酒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白酒的口感,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加白酒的营养价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酒质的酒曲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不仅能够缩短酒曲发酵的时间,而且能够有效保证所制得的酒曲中含有足够的微生物,以提高最终所制得的白酒的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提高酒质的酒曲,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小麦20-40份、川芎5-15份、牛膝5-15份、糖化霉菌菌液0.2-2份和酵母菌菌液0.2-2份。小麦主要来自亚洲的西南部,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栽培小麦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它是人民生活的主要粮食,有北方食麦,南方食米的说法,小麦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极高的食用价值,此外,小麦除了可供食用之外,还是酿酒工艺中制曲的主要原料,例如我国的白酒和黄酒在制曲时,就多使用小麦作为主要原料,由于小麦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能够为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提供其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等,从而使酿酒微生物能够充分繁殖,以获得有益菌种和多量的酶,从而保证糖化发酵作用,增进酒的香味。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雀脑芎、京芎、贯芎、生川军等,其性温,味辛,归肝经、胆经和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和祛风止痛等功效,主治风痛体虚、头晕血虚等症状,其作为酒曲材料不仅能够提高所酿造白酒的营养价值,而且川芎还具有一定的杀菌功效,能够抑制酒曲生产过程中有害细菌的生长。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其味苦、甘和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强筋健骨、利尿通淋和补肝补肾等功效,主治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水肿和头痛等症状,牛膝中主要含有各种皂苷,具有杀死致病菌的作用,因此不仅能够提高酒曲所酿造的白酒的营养价值,而且还能够杀死酒曲中的致病菌,从而提高酒曲的质量和酒曲所酿造的白酒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丽峰,未经周丽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6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