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甘薯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1270.7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0/04 | 分类号: | C08B30/04;C08B30/12;A23L3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甘薯 加工 副产物 综合 利用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甘薯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的加工方法,属于甘薯加工技术领域,甘薯块根在去皮机中被削去外皮,去皮过程中使用通过循环泵将清洗液循环使用,不仅节约了洗涤用水,而且也使清洗液中的甘薯浆液浓度更高,便于后续的蒸发浓缩,减少了浓缩过程中所需的热量,节约了能源;甘薯去皮过程中的清洗液被浓缩成废固物,废固物和甘薯外皮含有较多的杂质,制成的淀粉品质不高,通过挤压膨化使可溶性淀粉分解糊化,再通过后续的老化过程使膨胀糊化的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不易消化的淀粉,增加抗性淀粉的含量;通过回收甘薯清洗液和外皮生产抗性淀粉,增加了甘薯副产物的利用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甘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甘薯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甘薯淀粉含量高,一般块根中淀粉含量占鲜重的15%-26%,高的可达30%;可溶性糖类占3%左右。甘薯茎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是牲畜的上好饲料。据分析,甘薯干茎叶中含粗蛋白0.2%,比干花生秧含量稍高,比干谷草含量高1倍;甘薯秧中粗脂肪的含量为2.6%,比苜蓿草高0.3%,比谷草高0.7%。
甘薯的食用方法很多,按其形式来分,可分为主食、副食两种类型。甘薯作为主食,除可直接食用鲜薯或薯干外,也可与大米、玉米面等掺在一起,做成煎饼、馒头、面条等食品;作为副食,主要是经过简单加工可以制成各种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但是甘薯在制作淀粉时需要除去外皮,会产生许多薯渣,这些薯渣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甘薯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的加工方法,增加甘薯去皮时清洗液和外皮的利用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甘薯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甘薯收获后将甘薯块根与茎叶分离,将甘薯块根用清水洗净后用去皮机削去外皮,收集清洗液和被削去的外皮备用;
步骤二:将去皮后的甘薯块根切成直径为3-5cm的甘薯颗粒;将甘薯颗粒在-33~-30℃的条件下冷冻24-48h,取出冷冻的甘薯颗粒用蒸汽爆破设备进行处理,通过蒸汽爆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瞬时热能和剪切力、摩擦力等作用力使甘薯颗粒中木质纤维素软化、半木质纤维素部分水解,使甘薯颗粒中细胞壁表面产生裂缝,便于细胞内物质的释放;将蒸汽爆破后的甘薯颗粒加水搅拌破碎后在120-130℃的条件下加压保温1-2h,冷却后继续搅拌20-30min,将浆液用离心筛进行第一次筛分,将淀粉乳液筛下,上层滤渣加水洗涤,然后加水用磨碎机处理,用离心筛进行第二次筛分;收集第二次筛分后的滤渣备用;将浆液静置12-16h,待淀粉物质沉淀后,浆液出现明显分层,刮去并收集上层物质进行后处理后得到膳食纤维,收集下层物质干燥、精磨后得到甘薯淀粉;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收集的清洗液蒸发、干燥后得到废固物,将废固物、步骤二中第二次筛分收集的滤渣和外皮混合后用挤压膨化机挤压膨化,将混合物洗涤后用磨碎机磨碎,加入0.25mol/L的醋酸钠溶液中,搅拌15-20min制得混合液,将混合液离心分层后去除下层杂质;将混合液上层物质在120-130℃的条件下保温30-60min,冷却至室温后在-33~-30℃的条件下静置24-36h,使其中的淀粉老化;将混合液上层物质在55-65℃的条件下干燥,粉碎后过7号筛,制得抗性淀粉;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后处理步骤为将收集的上层物质用3倍体积的水搅拌并且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液体,加入α-淀粉酶后在搅拌和65-70℃的条件下保温反应30-45min,煮沸混合液体5min将α-淀粉酶灭活;将混合液体转移至醇沉罐中并加入混合液体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进行醇沉,收集沉淀并将沉淀用丙酮洗涤,用水反复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膳食纤维;α-淀粉酶为购买自湖北博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食品级α-淀粉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1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