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钢包自开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19290.X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亮;怀善春;王功胜;孙怀彬;刘元夫;苏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B22D41/02;B22D41/44;B22D41/015;C21C7/00;C21C7/072;C21C5/28 |
| 代理公司: | 山东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6 | 代理人: | 杨先凯 |
| 地址: | 25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钢包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钢包自开率的方法,通过优化钢包浇注过程中的配水工艺、养生工艺以及备包进行合理控制,建立钢包周转控制模型,优化钢包烘烤工艺,优化引流砂的理化指标及粒级结构,优化引流砂的加砂投放工艺,优化出钢制度,优化合金加入时机与合金加入时长,优化炉外精炼工艺,经上述优化后可以实现钢包自开率为99.9%以上,过程控制得当可以实现100%自开,从而稳定了生产,减少了钢包不自开时钢水引流造成的过氧化,避免了引流超过5分钟带来的中间包非计划停浇生产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钢包自开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包自开就是在连铸开浇时,引流砂自动从水口中流出,利用钢液静压力与水口开启的瞬间负压差将引流砂烧结层压破后,钢包钢水从水口中自然流出。钢包能否自动开浇是能否有效实施长水口氩气保护,减少钢水二次氧化的关键,也是实现连铸“三恒”、中间包冶金功能等高效连铸生产技术的前提。
目前,炼钢厂连铸机已达到3.5m/min以上的高拉速能力,高拉速生产条件下,钢包不自开引流时间如超过5min会极易造成非计划停浇事故。
目前钢包自开控制技术基本控制在95.5%~99.0%的自开率。可见,还有接近1%几率的钢包不自开,对于一个年产3.5万包的钢水的企业,意味着有350包钢水不自开,平均一天接近1包钢水不自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钢包自开率的方法,针对钢包不自开的问题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解决炼钢生产工艺中影响钢包不自开的因素,提高钢包自开率,稳定炼钢高效生产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钢包自开率的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1)钢包浇注过程中浇注料按照含水量4wt%~6wt%进行加水混匀,浇注成型的钢包的养生时间不低于48小时;
2)建立钢包的烘烤模型及升温曲线模型,钢包的烘烤温度不低于800℃;
3)调整引流砂的配料级数,引流砂的粒度分布为:粒度<0.154mm占2wt%~3wt%,粒度为0.154mm~2.0mm占96wt%~97.5wt%,粒度>2.0mm占0.5wt%~1wt%;
4)提高转炉的出钢温度,转炉出钢到吹氩站时钢包中的钢水的测温温度不低于1580℃;
5)确保新上线钢包的前3~5包中,每一包的炉外精炼加热时间≥15分钟,每一包的总炉外精炼时间≥25分钟,每一包的吹氩时间≥10分钟。
优选的,步骤2)中,钢包的包底部位的烘烤温度不低于600℃。
优选的,步骤3)中,引流砂中的Cr2O3含量控制为20wt%~40wt%。
优选的,步骤3)中,钢包加注引流砂后,引流砂在钢包内形成厚度为30mm~50mm的凸台。
优选的,步骤4)中,合理控制合金加入时间:出钢1/4时开始加入,出钢3/4时加完。
优选的,步骤5)中,对于新上线钢包,炉外精炼加热完后的钢水温度比连铸时所需的钢水温度高10℃~15℃。
优选的,步骤5)中,吹氩强搅直至钢水降温到连铸所需温度,加大吹氩量防止钢包底部结冷钢,氩气流量控制在600NL/min~1000NL/min,吹氩时间不少于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92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测试设备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安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