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发动机用挡油组件、油路组件及活塞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26229.0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7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沈秀利;刘久美;李桃;赵林;贺岗;魏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9/14 | 分类号: | F02B3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发动机 用挡油 组件 油路 | ||
1.一种活塞发动机用挡油组件,用于布设在中机匣背板与混合气收集器壁面围合形成的活动腔内,其特征在于,挡油组件(100)包括用于将通过中机匣背板上的通气结构进入的滑油蒸汽进行冷凝并通过回油孔回流至回油池内的第一结构构造以及用于使通过中机匣背板上的通气结构进入的滑油蒸汽流动到后通气管的流路延长的第二结构构造,第一结构构造与第二结构构造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或者为连接拼装构成的整体结构;
挡油组件(100)包括用于安装在活动腔内的固定盖上的弧形安装板(110)、沿弧形安装板(110)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弧形挡油板(120)以及沿弧形安装板(110)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的锥形安装板,锥形安装板处于弧形安装板(110)和弧形挡油板(120)之间,弧形安装板(110)和弧形挡油板(120)组合构成第一结构构造,弧形安装板(110)、弧形挡油板(120)以及锥形挡油板(130)组合构成第二结构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发动机用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弧形安装板(110)上开设有用于引导滑油蒸汽的流动并对滑油蒸汽流动到后通气管的流道进行延长的通油口(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发动机用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弧形安装板(110)的周向方向上的两端设有朝靠近锥形挡油板(130)的方向倾斜并向外延伸形成的通油部(121),通油部(121)上开设有呈网状结构分布的通油孔(122),通油部(121)和通油孔(122)用于引导滑油蒸汽的流动并对滑油蒸汽流动到后通气管的流道进行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发动机用挡油组件,弧形挡油板(120)设有朝背离锥形挡油板(130)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形成的用于引导滑油蒸汽的流动以对滑油蒸汽流动到后通气管的流道进行延长的锥形面(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发动机用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锥形挡油板(130)远离安装板的端部凹设有用于安装涨圈槽通气管的安装槽(13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塞发动机用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弧形安装板(110)的外周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弧形挡油板(120)的内周壁设有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锥形挡油板(130)靠近安装板的端部设有轴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第二连接部靠近第一连接部的端面和第三连接部靠近第一连接部的端面贴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发动机用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挡油组件(100)沿安装板的周向间隔布设有多个分别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固定螺钉(140)。
8.一种活塞发动机用油路组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塞发动机用挡油组件,油路组件还包括中机匣背板、混合气收集器、安装于混合气收集器上的用于连通外界的后通气管以及安装于混合气收集器内的叶轮封严组件,中机匣背板和混合气收集器围合形成分别与中机匣背板上的通气孔、叶轮封严组件以及后通气管连通的活动腔,混合气收集器包括布设于活动腔内并与第二结构构造连接的用于连通叶轮封严组件的固定盖,第二结构构造安装于固定盖上的并与中机匣背板和混合气收集器壁面围合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油路(200)、第二油路(300)和第三油路(400),第一油路(200)分别与中机匣背板上的通气结构和叶轮封严组件连通,第三油路(400)与后通气管连通。
9.一种活塞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塞发动机用油路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62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