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采后纽荷尔脐橙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4498.5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3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艺晖;林河通;冯淑娟;林艺芬;王慧;范中奇;孙钧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157;A23B7/153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郭梦羽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采后纽荷尔 脐橙 果实 贮藏 保鲜 效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采后纽荷尔脐橙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纽荷尔脐橙采后果实预处理:对采后的果实进行挑选、清洗、杀菌和消毒;(2)纽荷尔脐橙采后果实浸泡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果实浸泡在由卡多赞和酸性电解水组成的联合溶液中5~10min后取出,将水分沥干,用0.015mm聚乙烯薄膜袋包装,最后将包装好的果实放置于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17~19℃条件下贮藏。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后能有效降低纽荷尔脐橙果实感病指数,较好维持采后果实贮藏品质,提高采后纽荷尔脐橙果实的耐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采后纽荷尔脐橙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纽荷尔脐橙是近年来中国南方重点发展的柑橘种类,在中国福建、江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广泛栽培。纽荷尔脐橙以其果实外观美、商品性好、肉质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纽荷尔脐橙在11-12月集中成熟,由于采后果实生理代谢、衰老以及病害等因素而导致纽荷尔脐橙果实采后腐烂损失严重。因此,采用必要的纽荷尔脐橙果实保鲜技术措施,以延缓纽荷尔脐橙果实采后的生理代谢和衰老、控制其果实采后病害发生、维持采后果实贮藏品质、延长其果实保鲜期是解决纽荷尔脐橙的采后腐烂损失的重要手段。
采后的纽荷尔脐橙的贮藏保鲜过程中通常深受真菌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的困扰。真菌性病害主要包括柑橘青霉病害、酸腐病害、蒂腐病害和黑腐病害等,其中,青霉病害占柑橘果实采后腐烂损失总量的60~80%,酸腐病害和蒂腐病害主要发生在贮藏的中后期,当病斑扩展到果实的1/3~1/2时,果实完全腐烂,汁液流出,有恶臭,亦称“穿心烂”。生理性病害主要包括柑橘冷害、水肿病、浮皮病和油泡病等,生理性病害主要会使得采后的果实果皮下陷、油细胞破裂、果皮颜色变化、果肉营养流失,散发出酒精味。
目前,针对采后的柑橘保鲜技术主要有以气调贮藏保鲜、涂蜡保鲜为主的物理保鲜技术,添加保鲜剂为主的化学保鲜技术以及较为复杂且成本高的生物保鲜技术;其中,添加化学保鲜剂因其保鲜效果明显、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壳聚糖是一种含氮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和低等植物细胞壁中,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多糖,它在人体内被分解为无害的产品(氨基糖),是一种安全、环保的可再生资源。壳聚糖因具有良好的成膜能力、生物降解能力、抗菌能力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果蔬的保鲜。但目前在采后果蔬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是粉末状食用级壳聚糖,在使用前必须将其溶解在合适的酸性溶液中,并将其pH值调节在合适的pH范围内。然而,用这种方法制备壳聚糖溶液需要时间长,不利于果蔬的采后处理,特别是果蔬产区的采后现场处理,且利用壳聚糖处理后的果实表面粘度大,仅用壳聚糖溶液浸泡直接抑制果实的真菌性病害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采后纽荷尔脐橙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方法,联合新型壳聚糖(卡多赞)以及酸性电解水处理采后纽荷尔脐橙,适用于果蔬产区的现场采后处理,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采后纽荷尔脐橙果实的保鲜效果和贮藏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采后纽荷尔脐橙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纽荷尔脐橙采后果实预处理:对采后的果实进行挑选、清洗、杀菌和消毒;
(2)纽荷尔脐橙采后果实浸泡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果实浸泡在由卡多赞和酸性电解水组成的联合溶液中5~10min后取出,沥干水分,用0.015mm聚乙烯薄膜袋包装,最后将包装好的果实放置于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17~19℃的条件下贮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杀菌采用质量分数为0.5%的次氯酸钠浸泡5~10s。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卡多赞与酸性电解水混合前进行400~800倍稀释。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联合溶液中卡多赞与酸性电解水溶液的重量份比为5~1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4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