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冷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70537.0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0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肖婷;田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 |
| 主分类号: | B60H1/06 | 分类号: | B60H1/06;B60K11/04;F01P3/18;F01P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 地址: | 030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结构,包括乘员舱,所述乘员舱前部设有发动机舱,所述发动机舱内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舱前部具有发动机舱进气口,所述乘员舱的侧后方设有纵向设置的散热管及取暖管,所述取暖管的两端均与乘员舱相连通,所述取暖管与散热管之间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活动连接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发动机水路相连接,所述散热器连接有驱动其在取暖管与散热管之间往复运动的气缸,所述取暖管内设有风扇及取暖管阀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节省能源,进入发动机舱的空气温度较低,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冷却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乘员舱,所述乘员舱前部设有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内设有发动机,发动机舱前部具有发动机舱进气口,外界空气通过发动机舱进气口进入发动机舱,供发动机使用,同时发动机舱进气口内侧还设有散热器,发动机水路的热水进入散热器,当车体前进时,发动机舱进气口空气流速加快,有利于散热器散热。
然而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缺点:散热器散发的热量随空气进入发动机舱,造成发动机舱内温度升高,降低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2、发动机舱内温度升高导致空气密度减小,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减少,造成发动机功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结构,提高发动机功率,节省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结构,包括乘员舱,所述乘员舱前部设有发动机舱,所述发动机舱内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舱前部具有发动机舱进气口,所述乘员舱的侧后方设有纵向设置的散热管及取暖管,所述取暖管的两端均与乘员舱相连通,所述取暖管与散热管之间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活动连接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发动机水路相连接,所述散热器连接有驱动其在取暖管与散热管之间往复运动的气缸,所述取暖管内设有风扇及取暖管阀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乘员舱的后侧设有下板及上板,所述下板与上板之间从外向内依次设有外板、中板及内板,所述散热管由下板、上板、外板及中板所围成,所述取暖管由下板、上板、内板及中板所围成,所述通道开设在中板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下板上开设有容散热器活动的下限位槽,所述上板上开设有容散热器活动的上限位槽,所述外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散热器侧部的外限位槽,所述内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散热器另一侧部的内限位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气缸设置于内板上,所述内板上开设有容气缸的顶杆穿过的气缸顶杆过孔;所述散热器下部连接有散热器进水管,所述内板上开设有容散热器进水管穿过的散热器进水管过孔;所述散热器上部连接有散热器出水管,所述内板上开设有容散热器出水管穿过的散热器出水管过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散热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绕散热器边缘一周,所述滑槽内活动连接有能够伸出滑槽的垫片,所述垫片与滑槽底部之间连接有水囊,所述水囊上部设有水囊进水管,所述内板上开设有容水囊进水管穿过的水囊进水管过孔;所述水囊下部设有水囊出水管,所述内板上开设有容水囊出水管穿过的水囊出水管过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水囊进水管前端伸入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开设有连通水囊进水管与水囊的水囊进水孔;所述水囊出水管前端伸入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开设有连通水囊出水管与水囊的水囊出水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水囊进水管上设有水囊进水阀,所述水囊出水管上设有水囊出水阀,所述水囊进水管上还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上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内滑动连接有由油缸驱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前端开放设置,所述活塞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活塞内壁之间密封设置,所述活动板与活塞底面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活塞内侧底部设有第一触片,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第二触片,所述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相接触时油缸停止工作,当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脱离接触时油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未经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0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饰板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肥料农药微生物一体化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