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抗药抗体分析中药物耐受的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2154.8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邹灵龙;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中科湖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鹏帆慧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3 | 代理人: | 祝辽原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抗药 抗体 分析 药物 耐受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抗药抗体分析中药物耐受的操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样品酸化;SA磁珠清洗、封闭;生物素标记的药物孵育;磁珠富集;磁珠酸化;中和孵育。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抗药抗体分析中药物耐受的操作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磁珠富集处理样本,大大提高了ADA的抓取富集效率,且有效去除了样本中的治疗性蛋白产品,避免其与ADA的再次结合,降低了后期检测的复杂性,磁珠富集后的ADA通过酸解解离下来后即可进行后期检测,本发明相较于传统方法药物耐受浓度提高超过上千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分析中免疫原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抗药抗体分析中药物耐受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癌症发病率的持续增加,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生物医药行业得以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研究阶段,药物从立项到上市中间经历了漫长且复杂的成长过程,中间每一个环节的失败都可能导致项目终止,距离药物申报上市仅差一步之遥而宣布项目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由免疫原性引起的药物安全性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免疫原性定义为治疗性蛋白产品产生对自身及相关蛋白免疫反应或诱导免疫相关临床不良反应的现象,由于治疗性蛋白产品对于人体自身属于“外来物”,作为免疫原会使机体产生很强的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安全隐患,机体对于治疗性蛋白产品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影响该产品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安全性及有效性,受试者免疫应答在临床上可能对受试者健康完全没有影响也可能带来极其严重的结果,因此,在临床试验中,免疫原性的检测尤为重要,是药物申请上市必须提供的核查数据材料,是评估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针对于免疫原性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应用的平台有酶标仪、MSD等手段,主要针对的是免疫原性的抗药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检测,但问题在于很多ADA的检测方法的存在药物耐受性差的问题,即存在于血清中的治疗性蛋白质产品(药物本身)或其内源靶点可能干扰方法的灵敏度,这对于半衰期长的药物(例如抗体药)尤其明显,在ADA检测方法中,评估其对治疗性蛋白质产品的抗干扰能力,称药物耐受,我们知道,抗药抗体检测主要是评估治疗性蛋白质产品在进入人体后,人体针对于该免疫原所产生的ADA,针对的是ADA的检测,而非药物本身,因此难点在于受试者样本大多都是接受了治疗性蛋白质产品治疗的样本,其样本中的ADA是与治疗性蛋白质产品结合的复合体,而非单一形式的ADA,因此在检测前必须对样本进行前处理,将原本结合的复合体酸解分离,然后通过竞争法得到所要检测的ADA,最后进行分离后的ADA的检测;
针对于研究ADA的检测方法主要难点在于解决药物耐受,目前开发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酸解将原本结合的复合体解离,加入碱性环境下的竞争试剂(通常为研究的治疗性蛋白产品)孵育后进行ADA检测,达到竞争ADA的目的,但由于竞争试剂为固相且浓度不高,竞争能力远远低于游离药物与ADA的结合效率;酸解后的样品中仍然存在大量酸解前的治疗性蛋白产品,对后续试验造成干扰,因此该方法提升药物耐受的效果并不显著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抗药抗体分析中药物耐受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抗药抗体分析中药物耐受的操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样品酸化:对药物样品进行稀释,再将稀释的样品加入稀释板中,并在稀释板中加入甘氨酸,然后放入恒温震荡仪上进行孵育;
(S2)、SA磁珠清洗:取SA磁珠置于磁力架上,再移去上清液体,加入2%BSA涡旋,重复两次;
(S3)、磁珠封闭:将SA磁珠置于磁力架上,移去上清液体,加入2%BSA,再放置于垂直混匀仪中进行室温孵育;
(S4)、生物素化的药物孵育:在步骤(S1)的稀释板中加入生物素标记的药物(Biotin-Drug),继续在恒温震荡仪上进行孵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中科湖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中科湖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2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驱动叉车电源管理器
- 下一篇:灯光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