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及其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8634.6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3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平;韩俊楠;孟繁臣;李洋;马文举;王峰;王忠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别亚琴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及其 用于 发动机 机油 冷却 滤清 组件 | ||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与发动机的气缸壳体之间形成冷却水腔;
冷却器,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冷却水腔内;
过滤器,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冷却器、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壳体连接形成循环油路;以及
水泵蜗壳,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水泵蜗壳、所述冷却水腔和所述冷却器连接形成循环水路,以与所述循环油路进行热交换;
所述冷却水腔内的一部分循环水输送至所述冷却器,用以与所述循环油路的循环机油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却水腔内的另一部分循环水用于吸收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汽油燃烧产生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设有第一凹腔,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壳体上设有第二凹腔,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一凹腔合拢形成所述冷却水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蜗壳具有主进水口和第一回水口;
所述冷却器具有冷却器进水口和冷却器出水口;
所述主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冷却水腔与所述冷却器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器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回水口连通,以形成所述循环水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壳体处的第一节温器,所述第一节温器具有节温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水泵蜗壳还具有第二回水口;
所述节温进水口与冷却水腔连通;
所述第一出水口也与所述第一回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发动机的散热水箱与所述第二回水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设有主进油口和主出油口;
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壳体具有缸体进油口和缸体出油口;
所述冷却器具有冷却器进油口和冷却器出油口;
所述缸体出油口与所述主进油口连通,所述主进油口与所述冷却器进油口连通,所述冷却器出油口与所述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与所述主出油口连通,所述主出油口与所述缸体进油口连通,以形成所述循环油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设有位于所述主进油口与所述冷却器之间的第二节温器;
所述第二节温器具有节温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节温进油口与所述主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过滤器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依次与所述冷却器和所述过滤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油口处设有进油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出油口处设有出油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蜗壳一体连接于所述主壳体。
10.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86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