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立式IGBT并联功率组件及双电机驱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7871.X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都泽源;王兴国;赵丹;屈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5/74 | 分类号: | H02P5/74;H02P27/06;H02M7/00;H01L23/367;H01L23/34;H01L23/495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红岩 |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igbt 并联 功率 组件 电机 驱动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立式IGBT单管、一种逆变器、一种分立式IGBT并联功率组件及一种双电机驱动系统;该分立式IGBT单管包括:集电极与发射极的引脚端子,引脚端子的长度根据所述引脚端子截面积、实际载流量及损耗温升值确定;该分立式IGBT并联功率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逆变器,直流支撑电容、叠层母排、冷却系统和IGBT驱动板;每个逆变器的U相逆变单元、V相逆变单元及W相逆变单元的分立式IGBT单管通过级联方式,分别形成U相逆变单元、V相逆变单元和W相逆变单元的分立式IGBT级联单元。该双电机驱动系统,设置于新能源车辆内,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分立式IGBT并联功率组件,该双电机驱动系统用于高压逻辑上下电、停机放电、及至少一个驱动电机的四象限运行以及与新能源车辆的控制器通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GBT功率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立式IGBT并联功率组件及双电机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纯电动汽车受续航里程限制,无法大范围推广,因此,混合动力车型受到广泛关注,汽车动力系统对电机控制器的成本以及功率密度比要求越来越严苛,汽车电机控制器正朝着高功率密度、低成本、高集成化方向发展,传统IGBT 功率模块的封装以及高额成本严重制约了电机控制器的设计。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064758.1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该专利采用分立式IGBT单管并联方式方式搭建了单电机控制器,但是没有考虑支撑电容位置对并联换流回路杂感影响,可能会导致IGBT并联不均流问题发生;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132362.X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交流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将分立式IGBT管脚折弯90°后进行并联组成三相全桥逆变器,分立式IGBT平铺在水冷板上,导致整个功率组件体积增大,且没有内置直流母线上电回路,不利于集成化。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急需提出一种基于分立式IGBT功率组件的双电机驱动系统,为混合动力车型或具有双电机驱动的汽车提供动力系统,同时驱动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低成本、高集成化的特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立式IGBT功率组件的双电机驱动系统,为混合动力车型或具有双电机驱动的汽车提供动力系统,同时驱动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低成本、高集成化的特点。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立式IGBT单管,包括:集电极与发射极的引脚端子,所述引脚端子的长度根据所述引脚端子截面积、实际载流量及损耗温升值确定。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逆变器,采用如上所述分立式IGBT单管,包括U相逆变单元、V相逆变单元和W相逆变单元,U相逆变单元、V相逆变单元和W相逆变单元分别由多个分立式IGBT单管并联组成。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立式IGBT并联功率组件,采用如上所述逆变器,包括至少一个逆变器,直流支撑电容、叠层母排、冷却系统和IGBT驱动板;每个逆变器的U相逆变单元、V相逆变单元及W相逆变单元的分立式IGBT 单管通过级联方式,分别形成U相逆变单元、V相逆变单元和W相逆变单元的分立式IGBT级联单元。
作为优选,上述直流支撑电容连接于叠层母排及分立式IGBT级联单元,直流支撑电容包括至少一个电容模块,每个电容模块由至少一个芯子并联组成。
作为优选,上述冷却系统设置于直流支撑电容上,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器及设置于散热器内部并垂直于散热器横截面方向的并行接入的水道。
作为优选,上述分立式IGBT单管背靠背固定设置于散热器上,在分立式 IGBT与散热器之间设置绝缘垫片,通过绝缘垫片完成绝缘与散热;所述绝缘垫片的一部分凸出于所述散热器。
作为优选,上述散热器两端预留至少一个埋孔,埋孔用于叠层母排的固定安装及分立式IGBT并联功率组件的温度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78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