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6747.0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申志康;陈海燕;刘鑫宇;李文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屠沛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回填 搅拌 摩擦 点焊 焊接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效率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时间长,焊接效率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问题,该方法主要是在使用传统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进行焊接过程中,在套筒下压阶段,提高套筒的下压速度,下压速度为80‑520mm/min;该方法通过提高搅拌头下压速度,增大了下压力,使得热输入率和热利用率增大,同时,焊接插入时间缩短,热量来不及散失到周围环境中,使套筒下压而挤入搅拌针回抽形成空腔内的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最后进行回填,形成无缺陷组织致密的焊接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焊接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Refill 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RFSSW)是一种固态连接技术,通过搅拌工具的快速旋转产生大量的热以及强烈的塑性变形来 使焊接材料局部塑性化。因此这项技术适用于轻金属的连接,如铝合金,镁 合金或钛合金。由于该焊接过程不涉及材料的熔化及凝固,因此可以避免传 统电阻点焊所带来的凝固缺陷。
现有的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压紧环压在上板 (位于上方的待焊材料)表面,套筒和搅拌针开始同步旋转并与待焊材料摩 擦产热进而使材料塑化;2)搅拌针和套筒分别向上、向下运动,套筒将塑 性金属挤入搅拌针向上运动所留下的空腔,此为套筒下压阶段;3)下压量 到达一定值后,搅拌针下压将塑性金属挤入套筒回抽所留下的空腔,此为回 填阶段;4)搅拌头(包括压紧环、搅拌针及套筒)撤离焊件表面。
目前,出于轻量化设计的考虑,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技术已经在 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的热利 用率较低,一般需要3~5s的焊接时间才能获得成型较好的接头,焊接时间 长,焊接效率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时间长,焊接效率低,不利于工 业化生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效率的方法,以 缩短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形成良好焊接接头的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提高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效率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
使用传统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进行焊接过程中,在套筒下压阶段,提高 套筒的下压速度,下压速度为80-520mm/min。
进一步地,为了增大本焊接方法的热输入率与热利用率,在回填阶段, 提高搅拌针下压速度,下压速度为80-520mm/min。
进一步地,在焊接之前,对待焊材料进行打磨,用丙酮清除工件表面的 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为外壁加工有螺纹且底部加工有凹槽,套筒下方的 凹槽增大了搅拌头在其运动方向上的受力面积,进而增大下压力和焊接热输 入,使被焊材料发生充分流动,进而获得了充分回填且无焊接缺陷,组织致 密的接头。
本发明的构思:
为了克服传统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对传统式搅 拌摩擦点焊(FSSW)的产热机制进行分析和验证,发现传统式FSSW中 95%以上的塑性变形热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仅有很少一部分 (5%)以晶体缺陷(如位错等)和晶界的形式储存在组织内部,因此热利 用率较低。
同时,发现影响传统FSSW热输入与热利用率的两个重要工艺参数分别 为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与焊接过程中搅拌头的下压速度。
通过实验验证,在传统式FSSW中可通过提高搅拌头旋转速度来增加摩 擦热和降低搅拌头下压力,但当搅拌头旋转速度达到1500rpm时,继续提高 旋转速度对提高热量或热利用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且通过扭矩所产生的热 量在搅拌头下压阶段急剧下降,可见,搅拌头旋转速率的影响效果有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