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高液限土路基强度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2543.4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5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均平;董建树;龚杨;李德龙;刘光铭;张新林;赵晓飞;李继鑫;王滕武;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1/00 | 分类号: | E01C21/00;E01C3/04;E01C19/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张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高液限 土路 强度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提高高液限土路基强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路基的填筑路堤中增设片石夹层,所述片石夹层包括片石上层、土工格栅层和片石下层;所述片石夹层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点夯:在填筑路堤填筑到一定高度后,在路基填筑面上进行点夯施工;
步骤B、满夯:点夯完成后,进行满夯补强;
步骤C、片石下层铺设;
步骤D、土工格栅层铺设;
步骤E、片石上层铺设:利用推土机对位于土工格栅层上的片石进行摊铺;
所述步骤A中,点夯的第1遍中,沿路基的边缘到路基的中心,分为第一排纵向夯点,第二排纵向夯点,第三排纵向夯点,以此类推;第一排纵向夯点采用1000KN*m能击,第二排纵向夯点采用2000KN*m能击,第三排以上的纵向夯点采用3000KN*m能击;
所述步骤B中,利用履带式起重机对夯锤起吊进行满夯,夯锤采用12t重的圆形夯锤,直径2.0m,夯锤底面设置4个对称的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满夯前先选出一个20×20m范围试夯,按夯点排列方式及距离,放出夯点及测量标高,根据夯击参数确定夯击遍数,以下遍夯沉值不大于5cm,来确定夯击遍数;满夯的夯点以正三角形排列,间距1.5m,夯锤落距为10米,夯击能拟采用1000KN*m,锤印重叠不小于50厘米,单点夯击锤数为3击,满夯自路基中线向两侧逐次推进的方式进行夯击;
所述步骤C中,选取粒径10cm~30cm颗粒含量不小于80%的片石进行片石下层的摊铺,利用自卸车将所述的片石运到路基施工处,并倾卸到满夯后的路基面上,用挖机对片石进行摊铺,摊铺厚度控制在0.4m—0.6m;
所述步骤D中,所述的土工格栅层采用 TX150 聚丙烯(PP)土工格栅,TX150 聚丙烯(PP)土工格栅平铺在片石下层的表面;TX150 聚丙烯(PP)土工格栅技术指标为:土工格栅肋条中距 39±4mm,肋条截面为矩形,网孔形状为三角形;土工格栅在 0.5%伸长率下抗拉强度不小于 265KN/m,2%伸长率下抗拉强度不小于 175KN/m,节点有效性不少于 90%,炭黑含量不少于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高液限土路基强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石上层和片石下层的厚度为0.4m—0.6m,片石上层和片石下层中,粒径10cm~30cm的片石颗粒含量不小于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高液限土路基强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利用履带式起重机对夯锤起吊进行点夯,夯锤采用20t重圆形夯锤,直径1.2m,夯锤底面设置4个对称的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点夯采用跳夯分2遍进行夯击,点夯自路基中线向两侧逐次推进的方式进行夯击,点夯的第1遍、第2遍夯点分别采用矩形布置,第1遍和第2遍叠合后的整体布局夯点为梅花型布置,夯击间距为6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高液限土路基强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筑路堤的填料为液限≤70%,细颗粒含量≤75%的高液限土,或者填料为液限≤60%,细颗粒含量≤90%的高液限土;在路基填筑面与片石夹层之间铺设有非高液限土层,片石夹层的表面位于铺设有非高液限土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高液限土路基强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的基底面上开挖有多条平行的纵向排水沟和多条平行的横向排水沟,将碎石填满纵向排水沟和横向排水沟,然后在基底面上填筑片石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5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