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植物介导CRISPR技术挖掘烟草青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7854.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金双侠;张献龙;曹景林;孙艺文;斯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113;A01H4/00;A01H5/12;A01H6/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crispr 技术 挖掘 烟草 青枯病 抗性 基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植物介导CRISPR技术挖掘烟草青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2)和3)。该用植物介导CRISPR技术挖掘烟草青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以NtTOGT基因序列作为靶序列构建了CRISPR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所述的NtTOGT基因靶标序列成功导入烟草品种岩烟97中,得到了NtTOGT基因编辑突变体材料,将该转基因烟草于温室中,用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对突变体材料进行检测获得基因编辑情况,针对编辑率较高的株系进行接菌试验,通过接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基因编辑的烟草可以导致NtTOGT基因的表达量下调,进而影响烟草植株抗青枯病的能力,导致植株抗病性降低,说明NtTOGT基因可能与烟草抗青枯病相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植物介导CRISPR技术挖掘烟草青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因敲除的原理是利用DNA修复DSBs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诱导NHEJ途径进行修复,使基因不能正常表达,从而达到阻断或者破坏某个基因的功能的效果,基因编辑技术包括锌指核酸酶(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核酸酶(TALEN),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三类,CRISPR-Cas系统工作原理简单,成为当今使用最广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可在多种植物中成功进行基因组定点编辑,包括小麦、番茄、大豆等,高通量基因组编辑技术最早应用在动物细胞中,且现在已成为基因筛选广泛应用的方法。
scopoletin glucosyltransferase(NtTOGT)编码东莨菪内酯葡糖基转移酶,催化东莨菪内酯转化为东莨菪苷,并在植物抗病原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例如在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过敏反应(HR)中,东莨菪素糖基转移酶大量积累,主要以其葡萄糖基化的东莨菪苷的形式积累,东莨菪素及其糖苷物质的积累,加速了HR反应,进一步加快了病害的发展,所以认为该基因可能影响植物与病原菌互作。
普通烟草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种植环境的改变,在耕作的规模化和连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使得烟草种植的病虫害逐年增多,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的土传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对烟草、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以及包括花生、香蕉在内的54科中的接近450种植物产量造成严重危害,青枯病属于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植物的根、茎、叶组织均可受害造成植物枯萎,但叶片枯萎后仍呈绿色,故称为“青枯病”,寄主植物发病时,顶部叶片首先萎蔫下垂,然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萎蔫,中部叶片最后萎蔫,或是整株叶片同时萎蔫,从而影响烟草叶片的品质和产量,青枯病在我国的南部烟区的危害较为严重,但近年来,该病害在我国呈现出渐进式北移趋向,对我国烟草产量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因此急需探索出烟草青枯病的抗性机制,故而提出了一种用植物介导CRISPR技术挖掘烟草青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植物介导CRISPR技术挖掘烟草青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具备利于烟草青枯病防治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不了解烟草青枯病的抗性机制,影响烟草青枯病防治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利于烟草青枯病防治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植物介导CRISPR技术挖掘烟草青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pRGEB32-GhU6.7-NPTⅡ载体,一次性快速构建基因编辑载体,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①利用CRISPR-P2.0软件对NtTOGT基因设计及筛选特异的sgRNA序列;
②对筛选得到的sgRNA序列进行反向互补,然后在序列上游添加TTCTAGCTCTAAAAC序列,下游添加TGCACCAGCCGGGAAT用于引物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