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发动机燃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4453.1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张祥;陈洋;蔡国锋;张然;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F02M21/04;F02M2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发动机 燃料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发动机燃料系统,包括LNG发动机以及与LNG发动机连通的LNG气瓶,LNG气瓶与LNG发动机之间设有依次连接的汽化器、电磁阀、缓冲罐、第一减压器;汽化器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汽化器燃料入口、汽化器燃料出口,汽化器上设有第二减压器,第二减压器位于汽化器燃料出口上,筒体内设有热交换装置,本申请通过设置在LNG气瓶与LNG发动机之间设有汽化器和第一减压器,通过汽化器对气态燃料进行第一次减压,减压后燃料有液态转换为高压气态,然后在经过第一减压器进行第二次减压,将高压气态燃油转换为第一燃气,进而可以工发动机使用,而且在减压的过程中,将发动机的冷却水引流到汽化器,为减压中的燃气进行加热,提高燃气减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NG燃料系统,具体是一种LNG发动机燃料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汽油作为内燃车常用动力,它们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容易污染作业环境,并且损害员工的身心健康。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简称,它属于清洁能源,其主要成份为甲烷,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因此,LNG车在工作中可避免有害颗粒物排放造成的污染,保障车间工人的健康,有效降低车间产品受到的污染的可能。LNG可以减缓柴汽油紧缺状况,利于能源多样化,避免柴汽油短缺对企业生产造成影响。
LNG是常温气态天然气经压缩、冷却至其冷凝点(-161.5℃)温度后变成了液体,经过压缩后存在超低温及高压危害,因此具有较大隐患。所以在整车上使用时,需要尽量保证LNG能够安全高效的存储和使用,LNG必须使用专用LNG钢瓶储存,液态天然气经过汽化器汽化、加热至常温、通过减压器减压转换为常温气态天然气后,才能满足整车上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NG发动机燃料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NG发动机燃料系统,包括LNG发动机以及与所述LNG发动机连通的LNG气瓶,所述LNG气瓶与所述LNG发动机之间设有减压供气系统,所述减压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汽化器、电磁阀、缓冲罐、第一减压器;
所述汽化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汽化器燃料入口、汽化器燃料出口,所述汽化器燃料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LNG气瓶连通,所述汽化器上设有第二减压器,所述第二减压器位于所述汽化器燃料出口上,所述筒体内设有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与所述LNG发动机的水冷却系统连通形成循环水系统;
所述LNG发动机包括发动机主体已经与所述发动机主体连通的混合器,所述混合器通过喷轨总成、低压滤清器与所述第一减压器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汽化器的筒体内设有接触布置的燃气管道和循环水管道,所述燃气管道两端分别为汽化器燃料入口、汽化器燃气出口,所述循环水管道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出水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上设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管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磁阀上设有电磁阀燃料入口、电磁阀燃料出口,所述电磁阀燃料入口与所述汽化器然后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电磁阀燃料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罐联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罐包括用于存储燃气的罐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罐体上的缓冲罐燃料入口、缓冲罐燃料出口,所述缓冲罐燃料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电磁阀连通,所述缓冲罐燃料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减压器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减压器包括阀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的减压阀燃料入口、减压阀燃料出口,所述阀体上设有调压阀、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LNG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器上连通有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与所述混合器之间设有电子节气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