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和提高路面承载力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3095.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杜卓兴;徐志航;李樊;杨浩宇;陈子悦;汪岩松;李运舟;石谦;郭建祥;胡伊凡;李艳琼;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1C7/1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焦磊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提高 路面 承载力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修复和提高路面承载力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网格,所述钢筋混凝土网格包括多个组装在一起的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内预制有定位钢筋和箍筋并浇注混凝土成型为空心三棱台结构,网格单元内部浇注沥青混凝土;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与装置相对应的方法,本发明能够对路面坑洞或裂缝进行修补和提高承载力,解决了传统技术在修复时成本过高、破环程度过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修复和提高路面承载力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些十字管辖路段需面临承载,刹车、地基下沉或其他问题时,较易破环地面内部结构,通常出现坑洞、裂缝等问题,而当坑洞、裂缝出现时,我们不便于采用大规模重修路段方法对路面进行局部修复。此时,我们就急需要创新出一种对特殊路段裂缝进行修复,以及对特殊路段进行特殊设计的方法。
但由于封堵技术的复杂性,环境因素,区域因素,外部因素等的影响,使得局部修复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目前已知的对路面裂缝进行修复的装置及方法比较少,以及对特殊路段的结构设计也比较少。同时,这些已知的对路面裂缝进行修复的装置及方法又存在施工范围较大,不便于作业的问题;而且容易对整体路段及普通路段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不能完全起到局部修复的良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修复和提高路面承载力的装置及方法,能够对路面坑洞或裂缝进行修补和提高承载力,解决了传统技术在修复时成本过高、破环程度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修复和提高路面承载力的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网格,所述钢筋混凝土网格包括多个组装在一起的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内预制有定位钢筋和箍筋并浇注混凝土成型为空心三棱台结构,网格单元内部浇注沥青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网格单元的厚度自底部至顶部逐渐变宽,网格单元内的箍筋竖向设置且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网格单元内的定位钢筋横向设置且与箍筋顶部两角区域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网格单元底部还设有爪牙,爪牙位于路基的水稳层内。
优选地,所述网格单元顶侧设有圆角,网格单元侧面设有毛边。
优选地,所述网格单元为空心正三棱台结构,其三个棱角位置均为平面结构。
优选地,多个网格单元组装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网格为正三棱台结构。
优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网格底部与混凝土桩基顶部接触,混凝土桩基底部伸入到路面的坑洞或裂缝内,坑洞或裂缝内侧壁与混凝土桩基表面之间浇注有膨胀混凝土。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上述装置修复和提高路面承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损坏路面进行清理,根据路面坑洞的大小,制作多个网格单元并放置在路基的水稳层内;
步骤2):将多个网格单元组装拼接成钢筋混凝土网格,并放置在坑洞上方,在钢筋混凝土网格内、外表面涂抹沥青;
步骤3):向钢筋混凝土网格的每个网格单元内部浇注沥青混凝土,并超出钢筋混凝土网格顶面一定高度;
步骤4):通过压路机压实。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先预先在路面坑洞处钻孔,钻孔深度直达土层的持力层,然后往孔洞内依次注入多层膨胀剂含量不同的膨胀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内膨胀剂的含量由坑洞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然后插入制作完成的混凝土桩基,混凝土桩基插入到持力层内,再用普通混凝土对坑洞顶部剩余空隙进行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3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