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的仿生叶脉梯度吸液芯结构的均热板冷凝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3901.6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8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楷钊;胡艳鑫;黄金;林琳;苏梓沛;颜奕波;谢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帅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仿生 叶脉 梯度 吸液芯 结构 均热 冷凝 | ||
1.一种超薄的仿生叶脉梯度吸液芯结构的均热板冷凝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端主体、中心吸液芯与周向吸液芯;
所述冷凝端主体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冷凝中心以及仿生叶脉槽道;
所述中心吸液芯设置于所述冷凝中心;
所述仿生叶脉槽道沿所述冷凝中心往外周发散且与所述中心吸液芯相连通;
所述周向吸液芯设置于所述冷凝端主体上,连通所述仿生叶脉槽道,且绕所述中心吸液芯呈圆周均布;
所述仿生叶脉槽道具体包括一级叶脉槽道、多个二级叶脉槽道以及间隔槽道;
所述一级叶脉槽道连通中心吸液芯且绕所述冷凝中心发散性圆周均布;
所述间隔槽道设置于相邻一级叶脉槽道之间,且连通所述中心吸液芯;
所述二级叶脉槽道沿所述一级叶脉槽道向两侧发散延伸,一端连通所述一级叶脉槽道,另一端连通相邻的所述间隔槽道;
所述中心吸液芯和周向吸液芯均为孔径小于所述仿生叶脉槽道的槽宽的多孔结构;
所述一级叶脉槽道的槽宽由末端往所述冷凝中心方向渐缩;
所述二级叶脉槽道的槽宽由所述间隔槽道往所述一级叶脉槽道方向渐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仿生叶脉梯度吸液芯结构的均热板冷凝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叶脉槽道内部设置有沿槽道末端往所述冷凝中心方向疏水性递减的疏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的仿生叶脉梯度吸液芯结构的均热板冷凝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结构具体通过化学刻蚀与浸涂处理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仿生叶脉梯度吸液芯结构的均热板冷凝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吸液芯设置于所述冷凝端主体的外周与所述中心吸液芯之间的二等分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仿生叶脉梯度吸液芯结构的均热板冷凝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吸液芯与周向吸液芯具体均为金属丝网烧结成型的多孔结构或泡沫金属烧结成型的多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的仿生叶脉梯度吸液芯结构的均热板冷凝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端主体往所述第一端面方向凸起,且厚度沿所述冷凝中心往外周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39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过滤系统
- 下一篇:空调机组数据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