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高分子材料流动性的注塑成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3398.6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傅强;罗家旭;陈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54 | 分类号: | B29C45/54;B29C45/58;B29C45/7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高分子材料 流动性 注塑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的可提高高分子材料流动性的注塑成型机是由依次连接的塑化机构、解缠结机构、注射机构、模具(19)、支撑机构和机座(26)构成,在解缠结机构中的解缠结芯轴(15)外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列平行排列且凸起的一个个块筋(27),并可通过匹配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实现解缠结芯轴(15)及其上块筋(27)的周向旋转、周向振动、周向旋转与振动叠加的复合运动和周向线性加减转速运动,一方面可使缠结的分子链松解开来,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凸起的块筋能产生良好的混合作用,增加塑料熔体所受到的剪切作用的均匀性,有效增加熔体的容量,提高解缠结效率,大幅度降低成型温度或压力,实现低温成型,且节能、环保效果非常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预先对已熔融的聚合物熔体进行解缠结处理,以提高聚合物的流动性能,再将处理后的聚合物熔体进行注射成型的注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具有种类丰富、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地使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塑料作为最重要的一类高分子材料,需经过加工而制成制品来使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塑料加工已经有了多种成熟的成型方法,其中注塑成型方法具有一次成型制品、尺寸精确高,可加工塑料品种广泛,生产率高等优点,是聚合物加工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注塑成型需使用注塑成型机(又称之为注塑机或注射机),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注塑机大都属于往复螺杆式注塑机,它是通过外部加热和螺杆剪切的作用使进入注塑机料筒的塑料熔融,从而产生一定的流动性,再利用注塑机上的螺杆对熔融塑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从注塑机喷嘴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冷却后开模获得所需的制品。现有的注射成型一般分为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同时对塑料进行塑化)、开模和取出制品等几个阶段,故其是一种间歇性的成型方式。
当使用现有的注塑机注射高粘度的高分子材料或需要成型大型、薄壁塑料制件时,会因高分子材料的粘度高,流动性差,或因充模物料量大,所需时间长而面临充模困难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不能顺利充满模具型腔。这时往往会使用高的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不仅使成型过程能耗增加,且高的熔体温度还容易导致高分子材料发生降解、性能降低,加剧成型制品的收缩和变形;高的注射压力则会导致成型制品的内应力较大等诸多缺陷。研究还表明,剪切场或振动场可以使聚合物熔体在作用方向上的流层间产生相对滑移,从而使缠结的高分子长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脱,引起粘度下降。但是,普通的注塑机在塑化时剪切时间短(通常只有几秒钟)、剪切作用弱,同时塑化好准备进入注射的塑料熔体大多聚集在料筒前端,不会再受螺杆旋转所产生的剪切作用,也就不大可能通过螺杆螺纹产生的剪切场来达到降低熔体粘度,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流动性。因此,在预先设定注射成型温度下,现有注塑机也不具备降低聚合物熔体粘度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设定温度下也可提高高分子材料流动性的注塑成型机。
本发明提供的可提高高分子材料流动性的注塑成型机,该注塑成型机是由依次连接的塑化机构、解缠结机构、注射机构、模具、支撑机构和机座构成,塑化机构、解缠结机构和注射机构由支撑机构固定支撑,支撑机构固定在机座上。
所述的塑化机构由液压马达、第一联轴器、第一轴承组、加料斗、第一加热套、塑化螺杆和第一料筒构成,第一料筒通过支撑机构中的第一支撑架固定在机座上,液压马达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塑化螺杆尾部连接,塑化螺杆由第一轴承组支撑,加料斗固定在第一料筒上,第一加热套设置包覆在第一料筒外表面,塑化机构通过第一料筒前端的熔体流动通道与解缠结机构相连,该熔体流动通道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的解缠结机构由驱动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轴承组、解缠结芯轴、第二加热套和第二料筒构成,解缠结机构通过支撑机构中的第二支撑架固定于机座上,解缠结芯轴通过位于上半段的第二轴承组固定在第二料筒内部,芯轴上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二料筒的筒壁右侧上部开有熔体流动通道与塑化机构的位于塑化螺杆头部前端的熔体流动通道相连接,第二料筒的筒壁下端也开有熔体流动通道,该熔体流动通道与注射机构相连,且该熔体流动通道上设置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3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