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小发动机启动负载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7276.8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付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巩诚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F02N3/04;F02D29/02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小培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小 发动机 启动 负载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发动机启动负载的控制方法,控制步骤为:控制器对发动机启动方式进行判断,若发动机采用电启动方式,当发动机转速N≥阈值Ne1时,控制器控制发电机输出电能,并延时T1时间后控制发电机供电给负载;若发动机采用有电瓶反冲启动方式,当发动机电机转动圈数K≥阈值Ke1且发动机转速N≥阈值Ne1时,控制器控制发电机输出电能,并延时T1时间后控制发电机供电给负载;若发动机采用无电瓶反冲启动方式,当发动机转速N≥阈值Ne2时,控制器控制发电机输出电能,当发动机电机转动圈数K≥阈值Ke2且发动机转速N≥阈值Ne1时,延时T2时间后供电给负载。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可减小发动机在启动初期的启动负载,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启动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减小发动机启动负载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的启动方式可分为两种:电启动和反冲启动,其中,所述电启动是通过启动马达或集成起动发电一体机系统(ISG),从电池获得电力来启动发动机;所述反冲启动是通过驾驶员用脚踏下起动踏板来进行起动的。附图1示出了一种集成起动发电一体的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图。
然而,上述两种启动方式,特别是采用反冲启动时,在发动机启动运行初期,发动机处于一种不稳定运行状态,此时若发动机电机输出电能、对电池进行充电或开通其他车辆负载(如大灯等),会造成发动机电磁阻力增大、电机转动惯量不足转速降低、有效点火转动圈数减少等不良现象,进而使得发动机启动失败。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发动机启动负载的控制方法,其可减小发动机在启动初期的启动负载,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启动成功率。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小发动机启动负载的控制方法,控制步骤如下:
S1)、控制器对发动机的启动方式进行初次判断:若判断出发动机采用有电瓶启动方式,所述控制器按序进行下述步骤S2);而若判断出发动机采用无电瓶启动方式,所述控制器则按序进行下述步骤S3);
S2)、所述控制器对发动机的启动方式进行二次判断:若判断出发动机采用电启动方式,所述控制器将按照控制程序Ⅰ来控制负载工作,具体为:所述控制器对获取到的发动机转速N进行分析判断,当发动机转速N≥设定的阈值Ne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发电机工作、输出电能,并在发电机工作T1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发电机供电给负载;
而若判断出发动机采用反冲启动方式,所述控制器则按照控制程序Ⅱ来控制负载工作,具体为:所述控制器对获取到的发动机电机转动圈数K和发动机转速N进行分析判断,当发动机电机转动圈数K≥设定的阈值Ke1、并且发动机转速N≥设定的阈值Ne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发电机工作、输出电能,并在发电机工作T1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发电机供电给负载;
S3)、所述控制器按照控制程序Ⅲ来控制负载工作,具体为:所述控制器对获取到的发动机电机转动圈数K和发动机转速N进行分析判断,当发动机转速N≥设定的阈值Ne2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发电机工作、输出电能,随后当发动机电机转动圈数K≥设定的阈值Ke2、并且发动机转速N≥设定的阈值Ne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发电机继续工作T2时间后、再供电给负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设有用以感测启动按钮工作状态的第一传感器,且所述第一传感器传信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设有用以感测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电机转动圈数的霍尔传感器,且所述霍尔传感器传信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载包括摩托车大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阈值Ne1、阈值Ne2、阈值Ke1、阈值Ke2、T1和T2均按照发动机自身负载能力来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巩诚电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巩诚电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7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