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石膜氧化硼掺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9663.7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訾蓬;赵小玻;徐金昌;李小安;王传奇;曹延新;玄真武;杨子萱;王艳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欣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27 | 分类号: | C23C16/27;C23C16/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赵奕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氧化 掺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膜氧化硼掺杂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热丝气相沉积法制备掺硼金刚石薄膜时,通过在基片平台的周边均匀设置若干开口面积相等的容器,将氧化硼粉放置于容器中,在热丝加热时同时加热容器中的氧化硼粉形成高温气化,实现掺硼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本发明通过在基片平台周边设置若干开口面积相等的容器,并在容器中盛放氧化硼粉,通过控制盛放粉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参加气化的氧化硼数量,并通过采用不同高度的空心立管作为容器,可以控制氧化硼与热丝的距离,从而控制氧化硼的接触温度,从而间接调整氧化硼的气化速度,选择一个合适的高度和数量,从而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控制硼掺杂的浓度,使硼在沉积过程中的均匀高效掺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金刚石膜氧化硼掺杂方法。
背景技术
掺硼金刚石电极和传统的电极材料相比,其除了保留了金刚石高热导率、稳定、耐高温等特性之外,还拥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低背景电流、吸附惰性等。掺硼金刚石电极使纯金刚石成为半导体,具有稳定的电化学特性,拥有较宽的电势窗口、较低的背景电流,而且电极上不易吸附有机物或者生物化合物,耐酸碱腐蚀,具有自清洁功能。因此,掺硼金刚石电极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领域,其中掺硼金刚石电极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最为广泛。
常用硼掺杂方式通常有三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硼源,其中液体含硼物质一般具有腐蚀性,气体硼化合物多具有毒性,因此,无毒无腐蚀性的固体硼掺杂方式已经进入研究领域。
CN201910925306.0公开了一种利用固态掺杂源制备掺硼金刚石的方法,要解决现有掺硼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中气体硼源不安全,对设备有腐蚀性的问题。该发明公开了:一、掺杂源的制备:将石墨粉和硼源研磨并混合,得到混合粉体,然后将混合粉体放入压片机中,压成圆片或正方形薄片,得到固态掺杂源;所述的硼源中硼元素与石墨粉中碳元素的原子比为(0.001~0.1):1;所述的硼源为硼粉或者氧化硼粉末;二、掺硼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将衬底及多个固态掺杂源置于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装置的样品台上,且多个固态掺杂源均布设置于衬底外围,通入氢气或通入氢气与其他气体的混合气体,然后在氢气流速为50sccm~300sccm、衬底温度为400℃~1100℃、固态掺杂源温度为600℃~1200℃、压强为80mbar~500mbar及微波功率为1500W~6000W的条件下,沉积30min~50h,在衬底表面生长掺硼金刚石薄膜,得到表面生长有掺硼金刚石薄膜的衬底,即完成利用固态掺杂源制备掺硼金刚石的方法。
由于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方法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且能以较高的速率生长高质量金刚石膜,至今仍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硼掺杂量难于控制,难以大规模投入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刚石膜氧化硼掺杂方法。
一种金刚石膜氧化硼掺杂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热丝气相沉积法制备掺硼金刚石薄膜时,通过在基片平台的周边均匀设置若干开口面积相等的容器,将氧化硼粉放置于容器中,在热丝加热时同时加热容器中的氧化硼粉形成高温气化,实现掺硼金刚石薄膜的制备。
所述方法通过设置容器的数量,实现氧化硼掺杂浓度的控制。由于开口的面积确定,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容器的数量,控制参与气化的氧化硼的表面积。
所述容器为空心立管,通过设置空心立管的高度,调节氧化硼的温度,从而调节氧化硼的气化浓度。
所述方法实现步骤包括:
1)选择基片,并对基片进行预处理;
2)在基片平台周边均匀设置若干开口面积相等的空心立管
3)在立管内放置氧化硼粉;
4)通电加压,通入含碳气体,进入形核和生长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欣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欣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9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技术原理实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铁芯绕线用理线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