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原料融化效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0119.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8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孙希亭;张标;管青龙;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联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16 | 分类号: | C03B18/16;C03B18/18;C03B3/00;C03B5/04;C03B5/225;C03B5/23;C03B5/235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胡璇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玻璃 生产 原料 融化 效率 装置 | ||
1.一种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原料融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炉、投料机(32)、卡脖(30)段、冷却部,
所述投料机(32)设置于窑炉的进料端上;投料机(32)包括:推板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于投料机(32)内,推板设置于投料机(32)的出料端上并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推板与窑炉进料端之间的顶面上罩设密封罩;
卡脖(30)段设置于窑炉的出料端上;卡脖(30)的出料端与冷却部的进料端相连接;
所述窑炉包括:炉体,炉体包括:熔化段(21)和澄清段,熔化段(21)的第一端与进料机构相连接;熔化段(21)的第二端与澄清段的第一端相连接,澄清段的第二端与卡脖(30)水包相连接;澄清段包括:台阶段(22)和加深段(23);加深段(23)的第一端与熔化段(21)相连接;加深段(23)的第二端与台阶段(22)相连接;台阶段(22)靠近卡脖(30)水包设置;加深段(23)内炉底深度大于台阶段(22)最深处炉体深度;台阶段(22)内炉体底面设置多个台阶面,各台阶面上炉体深度朝向卡脖(30)水包处逐级递减;
包括:L型吊墙(33),L型吊墙(33)设置于炉体的进料端上,并设置于炉体与投料机(32)之间;
炉体中熔化段(21)和澄清段宽度相等;
包括:多个鼓泡器(211),鼓泡器(211)沿炉体纵向相互间隔设置炉体底面上;鼓泡器(211)设置于同一直线上;
包括:成对设置的热空气进气组件,热空气进气组件包括:第一热空气进气组件和第二热空气进气组件,第一热空气进气组件和第二热空气进气组件成对对称设置于炉体的两相对侧壁上;第一热空气进气组件设置于炉体的第一侧边上,并与炉体上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热空气进气组件设置于炉体的第二侧边上,并与炉体上另一侧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热空气进气组件包括:烟道、蓄热室(10)和小炉(12),烟道的出气端与蓄热室(10)进气端相连通;蓄热室(10)的出气端与小炉(12)相连通;小炉(12)与炉体进气端相连通;
所述小炉(12)包括:1号炉(121)和0号氧枪(331),1号炉(121)成对对称设置于炉体进料端的侧壁上;0号氧枪(331)设置于1号炉(121)的外侧并向1号炉(121)内供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原料融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深段(23)内炉体深度为1200~1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原料融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段(22)包括:第一台阶面(221)、第二台阶面(222)、第三台阶面(223)和第四台阶面(224),第一台阶面(221)设置于加深段(23)第二端上;
所述第二台阶面(222)设置于第一台阶面(221)外侧;第三台阶面(223)设置于第二台阶面(222)外侧;第四台阶面(224)设置于第三台阶面(223)外侧;
所述第四台阶面(224)的第二端与卡脖(30)水包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原料融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面(222)上炉体深度小于第一台阶面(221)上炉体深度;
所述第三台阶面(223)上炉体深度小于第二台阶面(222)上炉体深度;
所述第四台阶面(224)上炉体深度小于第三台阶面(223)上炉体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原料融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两相邻设置的台阶面上炉体深度差为50~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原料融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泡器(211)设置于熔化段(21)与澄清段相接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原料融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结构层,所述保温结构层包覆设置于炉体、蓄热室(10)、小炉(12)、烟道外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联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省中联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01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