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0597.9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3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拓;闫聪;王笛;侯文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021;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废气处理单元;第二废气处理单元,其经由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废气处理单元流体连通;第三废气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废气处理单元经由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三废气处理单元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废气处理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管道流体连通的开口端以及沿着轴向与所述开口端相反的封闭端,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管道流体连通的端口,所述端口经由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通道与所述封闭端流体连通,所述端口位于所述开口端与所述封闭端之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特别是柴油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采用了多种技术路线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以柴油车为例,其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从上游至下游大体上包括柴油催化氧化器(DOC)、选择性柴油颗粒过滤器(S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
受限于机动车的底盘布局空间有限,在狭小的底盘空间中必须布置如此多的废气处理系统的组成单元,势必导致各单元之间的连接管路无法协调处理,造成个别管路过长从而使得待处理的气体在不同单元之间流动时温度降低过快,影响最终的废气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旨在解决如何合理地布置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的组成单元,使得待处理的气体在相应的单元之间切换时温度不会过分降低。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其包括:
第一废气处理单元;
第二废气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废气处理单元经由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废气处理单元流体连通;
第三废气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废气处理单元经由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三废气处理单元流体连通,
所述第二废气处理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管道流体连通的开口端以及沿着轴向与所述开口端相反的封闭端,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管道流体连通的端口,所述端口经由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通道与所述封闭端流体连通,所述端口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开口端与所述封闭端之间。
可选地,在第二废气处理单元中,被处理的废气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至所述封闭端的流动方向与其从所述封闭端至所述端口的流动方向相反。
可选地,与所述封闭端相比,所述端口在轴向上更靠近所述开口端。
可选地,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壁部分,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壁部分,所述通道与所述封闭端直接流体连通且与所述开口端隔离。
可选地,所述第三废气处理单元具有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废气处理单元的端口相比,所述第三废气处理单元的入口端更靠近所述第二废气处理单元的开口端。
可选地,所述壳体呈筒形,所述壳体的封闭端是由固定于所述筒形的一开口端的端盖形成的。
可选地,所述端盖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外壁表面上布置的区段,以在所述壳体的外壁表面与所述区段之间限定所述通道,所述端口形成在所述区段中。
可选地,所述区段至少部分径向地伸入到所述端盖中。
可选地,所述端盖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内壁表面上布置的区段,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表面与所述区段之间限定所述通道。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是柴油发动机,所述第一废气处理单元为柴油催化氧化器、所述第二废气处理单元为选择性柴油颗粒过滤器、所述第三废气处理单元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器。
采用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手段,在机动车底盘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可以相应缩短废气处理单元之间的暴露于空气中的管道长度,从而避免待处理的废气温度降低过快而影响最终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0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腔不锈钢料仓
- 下一篇:一种水辅注塑汽车行李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