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刮碳环、拆卸工具和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6593.4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5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厚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4 | 分类号: | F02B77/04;F02F1/00;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碳环 拆卸 工具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刮碳环,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拆卸工具和一种发动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刮碳环沿周向方向均布有若干通孔,在进行刮碳环拆卸的时候,利用拆卸工具的阀芯可以在导管里沿导管径向收缩的功能,将若干阀芯分别卡入刮碳环的的若干通孔里,卡入到通孔后,阀芯又会在弹簧的作用下伸长,人工用手拉提拉提拉杆,阀芯外圆面卡主通孔内圆面即将刮碳环轻松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刮碳环。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拆卸工具和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气缸套刮碳环作为近几年一种去除活塞头部积碳,降低机油耗的新兴技术,已经越来与多的应用于发动机上,特别是大缸径船用柴油机,因较多使用重油作为燃料,燃油品质较差,相较于普通柴油,更容易形成活塞头部积碳,因此刮碳环在船用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现有的刮碳环在发动机长时间运行后,积碳会在刮碳环与气缸套之间形成结焦,在进行刮碳环拆卸时,存在难以拆卸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刮碳环拆卸困难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刮碳环,所述刮碳环用于去除活塞头部的积碳,所述刮碳环为环型结构,所述刮碳环包括沿所述刮碳环的周向方向均布有至少两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刮碳环沿周向方向设有至少两个通孔,通过通孔与拆卸工具配合方便进行拆卸。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刮碳环,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刮碳环为合金铸铁环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拆卸工具,用于拆卸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刮碳环,所述拆卸工具包括:
支撑座;
沿所述支撑座的周向方向均布的至少两个卡接装置,当所述卡接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拆卸工具能够伸入所述刮碳环,当所述卡接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卡接装置与所述刮碳环上的所述通孔卡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拆卸工具通过卡接装置与刮碳环上的通孔卡接,方便进行提拉以拆卸刮碳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装置包括:
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的导管,所述导管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支撑座的径向方向一致;
设于所述导管内的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的外壁面抵接;
阀芯,所述阀芯的第一端与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所述阀芯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刮碳环的所述通孔卡接;
当所述弹簧处于放松状态时,所述阀芯的第二端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的端面到所述支撑座的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刮碳环的内圆半径,并且所述阀芯未完全探出所述导管;
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支撑座的端面到所述支撑座的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刮碳环的内圆半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拆卸工具还包括提拉杆,所述提拉杆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拉杆与所述支撑座螺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有止口,所述阀芯的中部设有用于与所述止口配合的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管与所述支撑座螺接。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6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顶出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可穿戴理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