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驱动的车载热泵烘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6307.9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9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冯荣;赵星辰;孟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F25B30/02;F02G5/02;F02B63/06;B60K11/04;F26B11/00;F26B2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23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驱动 车载 烘干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发动机驱动的车载热泵烘干系统,包括货车发动机,货车发动机与气‑水换热器连接;气‑水换热器与液‑水换热器、高温蒸发器、循环水泵依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液‑水换热器与冷却液散热器、冷却液循环泵、货车发动机依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第二压缩机与冷凝器、第一节流机构、空气侧蒸发器、第一压缩机依次连接构成回路,高温蒸发器的一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连接在冷凝器与第一节流机构之间,高温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压缩机与第一压缩机之间;货车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分别与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相连;冷凝器设置于烘箱中;不仅能有效利用燃料释放的能量,还能从空气吸收热量,节能环保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特产品烘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驱动的车载热泵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干燥环节是大部分农特产品深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产后损失、延长农特产品保质期和提高农特产品品质等至关重要。传统烘干农特产品大多采用自然晾晒和以燃烧化石燃料为热源的简易干燥方式,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对物料的色泽、风味、营养和组织产生了影响,降低了农特产品品质,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空气源热泵技术由于可获得比输入电能多数倍的热能,同时对环境无污染,已在农特产品烘干技术领域有了一定的应用。但目前包括空气源热泵烘干技术在内的各种烘干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其在农特产品烘干领域中发挥的作用。首先,现有的烘干房都建设在固定地点,远离大部分农特产品生产区域,在将农特产品运输至烘干房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未烘干的农特产品体积较烘干后的农特产品大,使得运输成本增高,另一方面,运输过程还易造成未烘干的农特产品出现坏损变质;其次,制热功率较大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由三相电驱动,但目前三相电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种植农特产品的区域并不普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驱动的车载热泵烘干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烘干房距离农特产品生产区域过远致使运输成本高,以及目前三相电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种植农特产品的区域并不普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驱动的车载热泵烘干系统,包括货车发动机,货车发动机通过管路a与气-水换热器连接,形成货车发动机尾气废热利用循环系统;
气-水换热器通过管路c与液-水换热器、高温蒸发器、循环水泵依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形成货车发动机冷却废热和尾气废热利用循环系统;
液-水换热器通过管路b与冷却液散热器、冷却液循环泵、货车发动机依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形成货车发动机冷却废热利用循环系统;
还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压缩机通过管路d与冷凝器、第一节流机构、空气侧蒸发器、第一压缩机依次连接构成回路,高温蒸发器的一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连接在冷凝器与第一节流机构之间,高温蒸发器的另一端通过管路e连接在第二压缩机与第一压缩机之间,形成热泵烘干系统;
货车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分别与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相连;
冷凝器设置于烘箱中。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与货车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主齿轮,主齿轮分别与从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二啮合,从动齿轮一的输出轴与第二压缩机连接,从动齿轮二的输出轴与第一压缩机连接。
管路b中填充有冷却液。
管路c中填充有热媒。
管路d和管路e中填充有制冷剂R134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6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配件加工用方便更换的砂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护的LED显示屏电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