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47847.5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2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葛青;常振国;孙志民;龙凯;高正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迈特粉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胜利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体;壳体内设有换热腔体;换热体设置于换热腔体内;换热体包括点阵换热结构和换热管路,换热管路间隔设置于点阵换热结构之间,从而使换热管路内的换热流体与点阵换热结构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能够有效降低换热器的质量,提高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发动机用换热器,一般采用空气-液体换热器,发动机工作时,液体在翅片弯曲形成的腔体内部流动,空气在与液体方向垂直的空腔外侧的波形翅片空气流道中流动,由于两种介质有温度差而产生热交换。
现有的波型翅片换热器,这一设计的优点是便于制造,同时提供较多的换热面积;但从流体和换热方面考虑,这一结构的不足之处是:
第一、气体的流通过于顺畅,使得停留时间比较短,从而不利于充分换热;
第二、气体的流动与换热面基本是平行,这样不利于消除边界层处的层流区,而层流区的换热效果会低于湍流区;
第三、在液体流道总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管壳式换热器的空气流道表面积明显小于初始板翅式换热器,换热性能下降。
基于上述发动机换热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发动机换热器,旨在解决现有发动机用换热器换热性能差、效果差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换热器,包括:
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腔体;
换热体,换热体设置于换热腔体内;换热体包括点阵换热结构和换热管路,换热管路间隔设置于点阵换热结构之间,从而使换热管路内的换热流体与点阵换热结构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地,点阵换热结构包括多个胞元结构,每个胞元结构包括共用同一顶点的多条点阵杆;多个胞元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点阵杆互连,从而形成针织状结构。
进一步地,换热管路包括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进液管路的进口与出液管路的出口形成于壳体的一端;进液管路的进口与出液管路的出口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通过壳体内的通槽连通,通槽设置于壳体上远离进液管路的进口或出液管路的出口一端。
进一步地,通槽一端与进液管路的出口连通;通槽另一端与出液管路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通槽与壳体一体成形。
进一步地,换热管路内的换热流体为水或煤油,点阵换热结构通过与空气热交换,从而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壳体和换热体的材料均为铝合金。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法兰和第二安装法兰;第一安装法兰和第二安装法兰固定设置于壳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换热器相比现有方案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换热器,能够有效提高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换热器,能够有效降低换热器的质量,提高换热性能;
第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换热器,能够方便加工制造,可实现3D打印成形,且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迈特粉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航迈特粉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7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稠油井降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