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29479.4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9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阳;周继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8 | 分类号: | F01M1/18;F01M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黄玉东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机油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机油采集装置,包括V字形采集体和工装螺栓,V字形采集体设有第一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以及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第一通道为通孔以适配工装螺栓,第二通道的端口处向内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三通道的端口处向外延伸有压力引出管;工装螺栓设有贯通的第四通道,工装螺栓的螺帽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四通道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开设有与第二通道、第三通道连通的通油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机油采集装置,其通用性强、结构紧凑、共振小,可以同时连接温度测试仪器、压力测试仪器和机油压力开关,测得的温度、压力数值准确,安装后还可以调节采集体的方向,避免该采集装置与发动机周围零件干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整车道路试验时,路况环境变化多端,经常受灰尘、积碳杂质以及运行工况等因素影响发动机机油的状态。实时采集并监控发动机机油温度、压力数值是整车道路试验中最重要的一环,机油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缓冲等作用,机油温度或压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功率和使用寿命。因此通过实时监控分析机油温度、压力数值来评价分析发动机在整车环境下的性能,以及机油泵或机油冷却器等零件的工作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发动机台架试验时,发动机常常高转数、满负荷、长时间地运转,或者在某个试验程序中转数与扭矩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多次交变,以及一些个性化的功能试验,导致发动机工况变化相当恶劣。发动机在试验台架上运行过程中,常常因为有零件状态不佳或缺陷,发动机在试验中出现故障。如果发动机机油温度、压力数值超出试验台架操作系统所监控的上下限值,则会立即触发报警以停机,起到保护试验人员、发动机及试验台架的目的。同样在发动机台架试验时,通过分析计算各个工况下机油温度、压力数值来评价诸如发动机的性能质量、机油冷却系统的状态、发动机是否烧机油等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发动机原机的机油压力开关安装在缸体主油道处,此处测得的温度、压力数值最为准确。由于在试验时不能对发动机进行破坏式钻孔,试验人员只能在此处采集发动机机油的温度、压力数值。
然而现有技术中,试验人员广泛采用在原机压力开关的安装位置连接单通或者三通的转接头,放弃安装压力开关,使得在试验时丧失了原机压力开关调节发动机的功能,不能实现采集温度、压力数值的同时又能兼顾安装机油压力开关,保持发动机原有功能,这不符合试验要求。单通或者三通的转接头只能单一地采集温度或者压力数值,因此需要轮流测量数值,影响实时的试验分析效率。
除此之外,现有技术的采集装置设计过大,发动机常常高转数高负荷运行,工装设计过大过长很容易产生共振,导致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漏油,不仅损坏发动机,而且影响试验进度。采集装置匹配发动机较为单一,通用性不佳。发动机的功能性越来越强,设计更加紧凑,其周围空间有限,采集装置安装时容易产生零件之间的干涉,导致装配困难。采集装置连接零件过多,则需要密封的部位过多,安装费时费力,还有泄漏机油的风险。采集装置拧紧后的方向不确定,不能任意调节该装置的方向,很难避开发动机周围空间的干涉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结构紧凑、避免干涉以及可以调整方向的发动机机油采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机油采集装置,包括V字形采集体和工装螺栓,所述V字形采集体设有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为通孔以适配所述工装螺栓,所述第二通道的端口处向内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三通道的端口处向外延伸有压力引出管;所述工装螺栓设有贯通的第四通道,所述工装螺栓的螺帽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四通道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的通油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V字形采集体内部设有一圈围绕所述第一通道的通油凹槽,所述通油凹槽与所述通油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9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速精密数控车床
- 下一篇:一种健康养殖用饲料灭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