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93432.2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4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凌晨;李丽;王平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捷尔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 地址: | 224015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结构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包括护板主体和避震柱,所述护板主体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安装螺栓孔,所述护板主体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设置有滤网,所述通风孔之间设置有所述避震柱,所述避震柱顶部设置有发动机安装框,所述发动机安装框正下方在所述护板主体上设置有检修窗口,所述检修窗口底部一侧设置有盖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通过设置避震柱、发动机安装框以及转棍,在护板遇到较强的冲撞时,能够有效减小发动机的振动,避免产生损伤,同时也有利于护板底部通过大体积阻碍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护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发动机护板。
背景技术
发动机护板是根据各种不同车型定身设计的引擎防护装置,其设计首先是防止泥土包裹发动机,其次是为了行驶过程中防止由于凹凸不平的路面对发动机造成撞击而造成发动机的损坏,通过一系列设计达到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避免出行过程中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发动机损坏的汽车抛锚。
现有的发动机护板只是一层防护层板,保护发动机免收外力碰撞,在护板遇到较强的冲击时,缺少减震的结构,依然会给发动机带来一定的损伤,不利于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发动机护板,解决现有发动机护板只是一层防护层板,保护发动机免收外力碰撞,在护板遇到较强的冲击时,缺少减震的结构,依然会给发动机带来一定的损伤,不利于保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包括护板主体和避震柱,所述护板主体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安装螺栓孔,所述护板主体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设置有滤网,所述通风孔之间设置有所述避震柱,所述避震柱顶部设置有发动机安装框,所述发动机安装框正下方在所述护板主体上设置有检修窗口,所述检修窗口底部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护板主体底部靠近所述通风孔处设置有扰流板,所述护板主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转棍。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与所述护板主体焊接,所述安装螺栓孔成型于所述侧板上,所述安装螺栓孔有四组。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成型于所述护板主体上,所述滤网与所述通风孔通过卡压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避震柱与所述护板主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发动机安装框与所述避震柱通过卡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窗口成型于所述护板主体上,所述盖板与所述护板主体合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板与所述护板主体焊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护板主体焊接,所述转棍与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棍与所述护板主体滚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发动机护板只是一层防护层板,保护发动机免收外力碰撞,在护板遇到较强的冲击时,缺少减震的结构,依然会给发动机带来一定的损伤,不利于保护的问题,本实用新通过设置避震柱、发动机安装框以及转棍,在护板遇到较强的冲撞时,能够有效减小发动机的振动,避免产生损伤,同时也有利于护板底部通过大体积阻碍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发动机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发动机护板中护板主体的右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捷尔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盐城捷尔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3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的发动机防尘盖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