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金属型低压铸造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5898.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8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龚连金;张安文;张伟光;高守俊;刘强;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D18/08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郎海云 |
地址: | 2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铝合金 缸体 金属 低压 铸造 定位 装置 | ||
1.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金属型低压铸造定位装置,包括发动机缸体(1),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底部包括有底侧槽口(3),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底侧槽口(3)两侧包括有底侧凸板面(4),所述发动机缸体(1)上部配置有悬吊机构(2),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下侧方位设置有第一固定基台(5),所述第一固定基台(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升降基台(8),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基台(5)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一中部通槽(6);
所述第一固定基台(5)的第一中部通槽(6)两侧都设置有嵌入在第一固定基台(5)上侧面上的第一距离传感机构(7);
所述第一固定基台(5)的第一中部通槽(6)内的两侧槽面上都嵌入设置有内围距离传感器(21);
所述第二升降基台(8)上设置有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二横向伸缩装置(9);
所述第一固定基台(5)的第一中部通槽(6)上设置有与第二横向伸缩装置(9)驱动连接的第二夹持竖板(11);
所述第二夹持竖板(11)的上部板块嵌入设置有第二上侧压力传感机构(12);
所述第二升降基台(8)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二中部通槽(13);
所述第二升降基台(8)的下方设置有若干同步动作的第二举升装置(14);
所述第二升降基台(8)的第二中部通槽(13)正下方设置有第三升降装置(15);
所述第三升降装置(15)的输出轴杆上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横向伸缩装置(16)、第五横向伸缩装置(17)的组合体;
所述第四横向伸缩装置(16)、第五横向伸缩装置(17)的输出轴杆端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压板(20);
所述第四横向伸缩装置(16)的外侧面板上嵌入设置有第四距离传感机构(18);
所述第五横向伸缩装置(17)的外侧面板上嵌入设置有第五距离传感机构(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金属型低压铸造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升降基台(8)上设置的两个第二横向伸缩装置(9)的输出侧都朝内;
所述第二横向伸缩装置(9)的输出侧设置有第二伸缩连杆(10);
所述第二伸缩连杆(10)的端侧与第二夹持竖板(11)的下侧端垂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金属型低压铸造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横向伸缩装置(16)的输出轴杆设置方向与第五横向伸缩装置(17)的输出轴杆设置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金属型低压铸造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距离传感机构(18)传感监测的方位与第四横向伸缩装置(16)的输出轴杆设置方向相同;
所述第五距离传感机构(19)传感监测的方位与第五横向伸缩装置(17)的输出轴杆设置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金属型低压铸造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常态下,一对第二夹持竖板(11)相互靠拢;
常态下,一对第二夹持竖板(11)的上侧端收入第一中部通槽(6)中,一对第二夹持竖板(11)的上侧端处于第一固定基台(5)上侧面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金属型低压铸造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常态下,所述第四横向伸缩装置(16)、第五横向伸缩装置(17)的组合体位置位于第二升降基台(8)的下方;
常态下,所述第四横向伸缩装置(16)、第五横向伸缩装置(17)输出侧所连接的接触压板(20)处于缩回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金属型低压铸造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升降装置(15)的下方连接有底侧横向位置调节机构(2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金属型低压铸造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STP1、悬吊机构夹持发动机缸体在第一固定基台的第一中部通槽上方进行下降,当第一距离传感机构传感监测到发动机缸体的下侧面的距离小于系统预设下降距离值时,停止发动机缸体下降;
STP2、若干第二举升装置同步动作,第二升降基台位置上升一定距离,一对第二夹持竖板的上端伸入发动机缸体的底侧槽口中;
STP3、每个第二横向伸缩装置带动各自所连接的第二夹持竖板进行回程驱动,当第二夹持竖板上的第二上侧压力传感机构传感监测到压力信号后停止动作;
STP4、第一固定基台上的内围距离传感器对第二夹持竖板的距离进行传感检测,并将传感检测到的距离信息传输至主处理控制器;
STP5、两个第二横向伸缩装置进行进退互补伸缩驱动,同时带动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缸体上部的悬吊机构进行水平移动,直至两个内围距离传感器对第二夹持竖板传感检测到的距离相同时,两个第二横向伸缩装置停止动作;
STP6、主处理控制器根据内围距离传感器传感检测到的距离信息,通过底侧横向位置调节机构调节第三升降装置的横向位置;
STP7、第三升降装置带动第四横向伸缩装置、第五横向伸缩装置的组合体上升至第二夹持竖板的第二上侧压力传感机构所在的高度位置;
STP8、第四距离传感机构对当前侧的第二夹持竖板的距离进行传感检测,第四横向伸缩装置驱动当前侧的接触压板对当前侧的第二夹持竖板进行挤压接触;第五距离传感机构对当前侧的第二夹持竖板的距离进行传感检测,第五横向伸缩装置驱动当前侧的接触压板对当前侧的第二夹持竖板进行挤压接触;
STP9、悬吊机构、第二举升装置、第三升降装置同步下降,将发动机缸体夹持定位在第一固定基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58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风冷冰箱的风量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稻旱作抗倒伏肥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