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防盗及发动机防泡水保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1892.8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凤桐 |
主分类号: | B60R25/25 | 分类号: | B60R25/25;B60R25/043;B60R25/044;B60R21/01;F01N13/08;F02M35/10;F02M35/16;F02D9/08;F02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盗 发动机 防泡水 保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功能改善和发动机防泡水的保护装置,尤其是涉及汽车防盗及发动机防泡水保护器,它是由进、出口连接管(101),连接法兰(102),壳体(103),硅胶密封环(105),压盖(110),旋转阀门机构主体(201),伸缩阀拨叉(202),常开伸缩阀(203),常闭伸缩阀(204),伸缩阀拨叉燕尾滑块(206),中间齿轮(302),从动齿轮(303),90度旋转盘限位盘(304),90度旋转盘拨叉(305),90度旋转盘(306),步进电机(312)构成,在不改变汽车进、排气系统管径、不改变汽车原有结构的前提下,达到避免汽车因水侵造成的发动机损毁报废,大幅度减少泡水车辆维修费,改善和增强汽车防盗功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功能改善和发动机防泡水的保护装置,尤其是涉及汽车防盗及发动机防泡水保护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特别是家用轿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给人们的出行地来了便利,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让广大汽车拥有者增添烦恼和经济损失的事件也在随处发生。一方面,汽车被盗事件逐年递增。根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发生汽车被盗案件10万多起,平均每天有300多辆汽车被盗。另一方面,因大雨、暴雨及台风等极端天气造成的城市内涝致使每年都有无数的车辆被水侵,成为泡水车辆,轻者消耗大额修理费,重者发动机报废,这给人们的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汽车防盗技术一直是国内外汽车领域研究的热门,其防盗技术也已经从简单的机械式、电子式,发展到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遥控钥匙芯片式防盗体系,从单一的转向柱锁发展到非钥匙解锁切断电路、油路,同时报警等技术,在保证钥匙安全的前提下,汽车相对安全,但若不法之人以骗取、盗抢等手段获取车钥匙,则,汽车仍可被抢、被盗。而在汽车发动机防止水侵方面,目前尚无相关产品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改善和增强汽车防盗功能,防止水侵车辆发动机报废损失,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车主本人或他人在获得车主授权情况下,即便手持汽车钥匙也无法启动汽车并具有汽车发动机防泡水的保护装置。
本发明主要由壳体、旋转阀门机构、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四大组成部分构成,安装位置分别在汽车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后,排气系统末端的后置消音器前,其主要功能就在于汽车泊车后,在设定的汽车排气系统废气排空时限结束时,本发明将自动关闭汽车发动机进气管和排气管,切断发动机进、排气通道,此状态下,如遇内涝等汽车被水侵发生了泡车事故,但发动机是处在受保护状态的,不会被水侵造成损失或报废。当车辆再次行驶时,车主本人或车主授权人员必须以指纹或者密码方式首先启动本发明,打开汽车发动机进、排气管,而后方可一键启动或者使用钥匙启动汽车,否则,不管是谁,即便是手持钥匙也将无法启动汽车。因此,本发明不但可有效防止因汽车泡水造成的发动机损毁事故,同时,也可有效改善和增强汽车防盗功能,从而保障人们的财产不受损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就在于它可以在不改变汽车进、排气系统管径、不改变汽车原有结构的前提下,达到避免汽车因水侵造成的发动机损毁报废,大幅度减少泡水车辆维修费,改善和增强汽车防盗功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部结构及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旋转阀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旋转阀门机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传动系统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局部剖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电气控制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凤桐,未经李凤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