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发动机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83335.8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发动机 通风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发动机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中冷器、节气门、发动机燃烧室、发动机曲轴箱和油气分离器;还包括气动薄膜三通调节阀;所述空气滤清器通过第一进气管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连接;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另一端与所述中冷器连接;所述中冷器另一端与所述节气门连接;所述节气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连接;所述发动机曲轴箱连接有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通过所述气动薄膜三通调节阀与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采用本发明能大幅降低机油耗、改善发动机排放水平、提高发动机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国六发动机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发动机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国六气体机通风系统,新鲜空气(后称“新气”)经过空滤后经进入增压器压气机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中冷器后温度降低,再通过调整后面的节气门开度将进气管内的压力降低到需要的水平,之后调整好温度及压力的新气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在燃烧室中与燃料发生燃烧反应,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后称“废气”)大部分经过排气管到达增压器涡轮机,驱动涡轮转动对压气机做功,最后经过后处理器排入大气;另外一少部分(约0.7~1%)废气经过活塞、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间隙泄露进入发动机曲轴箱,再经过油气分离器后进入增压器压气机前的进气管中。这就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1、机油耗大幅增加;2、进入燃烧室的机油燃烧导致排放变差;3、有些存积在进气管中的机油在工况变化时大量进入燃烧室,可能导致爆震或失火现象,影响发动机可靠性及安全运行。而国六发动机在排放、环保和性能等指标上都有更高要求,因此,上述技术问题是当前国六发动机需要重点优化的内容。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大幅降低机油耗、改善发动机排放水平、提高发动机可靠性的燃气发动机通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发动机通风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中冷器、节气门、发动机燃烧室、发动机曲轴箱和油气分离器;还包括气动薄膜三通调节阀;所述空气滤清器通过第一进气管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连接;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另一端与所述中冷器连接;所述中冷器另一端与所述节气门连接;所述节气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连接;所述发动机曲轴箱连接有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通过所述气动薄膜三通调节阀与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发动机燃烧室的废气排气口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连接。
使用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通风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当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端的相对压力P小于-5kPa时,所述气动薄膜三通调节阀控制其阀芯将所述油气分离器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并关闭所述油气分离器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通道;当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端的相对压力P大于-1kPa时,所述气动薄膜三通调节阀控制其阀芯将所述油气分离器与所述第一进气管两个接口连通,并关闭所述油气分离器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通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国六气体机相比其它气体机在进气量控制上有明显区别,即国六气体机是根据燃气量进行精准计算并控制空气进气量,确保空气进气量既不多也不少,因此,往往国六气体机在低负荷运行时其进气管的空气相对稀薄,相比曲轴箱气压往往呈负压状态;因此,使用传统的通风系统机油都会很容易就被吸入进气管以及燃烧室内,容易出现烧机油情况,而通过采用本发明的通风系统以及控制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机油被吸入燃烧室的概率,大幅降低机油耗;尤其是进入第二进气管并存留的机油基本消失,由于存留的机油突然进入燃烧室导致发动机失火或爆震的概率降低,提高发动机可靠性及安全运行;
2、进入燃烧室的机油量下降,发动机排放水平显著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3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闭预分支电缆
- 下一篇:一种虚拟三维体感建模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