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7740.1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B64F5/6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直升机 发动机 安装 支架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疲劳试验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包括:安装板、支架安装座、发动机安装支架、转接支撑板、加扭支杆、加扭双臂、第一加载接头、第二加载接头、加载安装座、垂向加载接头、航向加载接头、侧向加载螺杆,防扭轴、十字架、防扭轴固定接头、防扭支座,其中发动机安装支架为试验件,需在全机坐标系中对发动机安装支架施加垂向载荷、航向载荷、侧向载荷,在局部坐标系中对发动机安装支架施加扭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疲劳试验技术,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直升机的核心部件,发动机为直升机提供了动力。发动机安装支架作为发动机安装在直升机上的连接支点,其疲劳寿命直接影响发动机在直升机上的固定,轻者造成直升机振动水平的提高,重者造成飞行事故。
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结构小巧,承受来自发动机的过载和反扭矩,其中过载载荷对应坐标系为全机坐标系,扭矩对应坐标系为发动机局部坐标系,需整体加载的方式获得其整体的疲劳寿命。以往的有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结构较大,一般分为多个撑杆、连杆、支座,对其进行疲劳试验的方案为分别对撑杆、连杆、支座单独加载以获得其疲劳寿命,加载方式较为简单,一般为二力杆形式。因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独特的受载及疲劳试验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模拟发动机安装支架在机上真实的受载状态,实现对发动机安装支架施加由发动机传递过来的过载载荷及发动机反扭矩,以考核出发动机安装支架的疲劳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结构协调、加载稳定,试验数据可靠度高。
目前,我国没有相类似的试验装置,不能进行这种加载。未检索到国外有关的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用于发动机安装支架疲劳试验。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包括:安装板、支架安装座、发动机安装支架、转接支撑板、加扭单元、加载安装座、垂向加载接头、航向加载接头和侧向加载螺杆;
所述安装板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轨上;
所述支架安装座下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板连接,上端与发动机支架下端连接;
所述转接支撑板为L型铝板,包括竖板和位于竖板上方的横板;所述转接支撑板竖板下端与发动机支架上端连接;
所述加扭单元垂直于转接支撑板竖板设置,所述加扭单元用于对转接支撑板施加扭矩从而带动发动机安装支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所述加载安装座固定在转接支撑板横板上;所述垂向加载接头、航向加载接头和侧向加载螺杆均安装在加载安装座上;
所述垂向加载接头连接垂向执行机构用于通过转接支撑板向发动机安装支架施加垂向载荷;所述航向加载接头连接航向执行机构用于通过转接支撑板向发动机安装支架施加航向载荷;所述侧向加载螺杆连接侧向执行机构用于通过转接支撑板向发动机安装支架施加侧向载荷。
进一步,所述加扭单元包括:加扭支杆、加扭双臂、第一加载接头和第二加载接头;
所述加扭支杆垂直于转接支撑板竖板设置,所述加扭支杆为T字型圆轴杆,包括大轴端和小轴端;所述大轴端通过螺栓与转接支撑板竖板连接;小轴端端部沿航向对称削边,并在削边段中心沿垂向设置通孔;
所述加扭双臂为对称结构,加扭双臂中部通过螺栓与加扭支杆小轴端通孔连接;
所述加扭双臂两端为沿垂向开槽的双叉耳结构,通过两端的双叉耳结构分别连接第一加载接头和第二加载接头;所述第一加载接头和第二加载接头用于对加扭双臂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7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