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07740.1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B64F5/6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直升机 发动机 安装 支架 试验装置 | ||
1.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安装板、支架安装座、发动机安装支架、转接支撑板、加扭单元、加载安装座、垂向加载接头、航向加载接头和侧向加载螺杆;
所述安装板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轨上;
所述支架安装座下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板连接,上端与发动机支架下端连接;
所述转接支撑板为L型铝板,包括竖板和位于竖板上方的横板;所述转接支撑板竖板下端与发动机支架上端连接;
所述加扭单元垂直于转接支撑板竖板设置,所述加扭单元用于对转接支撑板施加扭矩从而带动发动机安装支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加扭单元包括:加扭支杆、加扭双臂、第一加载接头和第二加载接头;所述加扭支杆垂直于转接支撑板竖板设置,所述加扭支杆为T字型圆轴杆,包括大轴端和小轴端;所述大轴端通过螺栓与转接支撑板竖板连接;小轴端端部沿航向对称削边,并在削边段中心沿垂向设置通孔;所述加扭双臂为对称结构,加扭双臂中部通过螺栓与加扭支杆小轴端通孔连接;所述加扭双臂两端为沿垂向开槽的双叉耳结构,通过两端的双叉耳结构分别连接第一加载接头和第二加载接头;所述第一加载接头和第二加载接头用于对加扭双臂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载荷;
所述加载安装座固定在转接支撑板横板上;所述垂向加载接头、航向加载接头和侧向加载螺杆均安装在加载安装座上;
所述垂向加载接头连接垂向执行机构用于通过转接支撑板向发动机安装支架施加垂向载荷;所述航向加载接头连接航向执行机构用于通过转接支撑板向发动机安装支架施加航向载荷;所述侧向加载螺杆连接侧向执行机构用于通过转接支撑板向发动机安装支架施加侧向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防扭单元,所述防扭单元垂直于转接支撑板设置在与加扭单元方向相反的另一侧;所述防扭单元用于模拟发动机输出端联轴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单元包括:防扭轴、十字架、防扭轴固定接头和防扭支座;
所述防扭支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地轨上;所述防扭支座设有垂直于地面的安装板;所述防扭轴固定接头垂直于安装板设置;
所述防扭轴一端与转接支撑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十字架与防扭轴固定接头连接;所述十字架用于在防扭轴和防扭轴固定接头之间形成铰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轴与加扭支杆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安装座为第一双叉耳结构,位于最外层;
所述航向加载接头为第二双叉耳结构,位于加载安装座第一双叉耳结构内;
所述垂向加载接头为带柄关节轴承;位于航向加载接头第二双叉耳结构内;
所述加载安装座、航向加载接头和垂向加载接头设置同心通孔;所述侧向加载螺杆通过所述同心通孔将加载安装座、航向加载接头和垂向加载接头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载安装座中心与发动机重心在竖直方向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安装支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安装座为“工”字型结构,支架安装座上端面模拟与发动机安装支架连接的机身平面;所述“工”字型结构内设置加强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77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