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发酵技术提高动植物原料中药酵素功效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47935.7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7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青;甘小晏;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桃市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创品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9 | 代理人: | 余丽霞;吴秀兰 |
| 地址: | 43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酵 技术 提高 动植物 原料 中药 酵素 功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发酵技术提高动植物原料中药酵素功效的方法,包括:采用发酵后的组分A原料与组分B、组分C原料混合再次发酵制备中药发酵原液的综合调理气血组;采用组分D、组分E和组分F原料混合发酵制得中药发酵原液辅料组;将所得综合调理气血组与辅料组按照3:1比例混合发酵得中药酵素。其中,组分A原料为3种胚芽米,组分B原料为药食同源中药原料,组分C原料为新食品原料,所述组分D原料为新鲜食用菌,组分E原料为动物原料,组分F原料为松花粉。本发明以中医的八珍汤和生脉散等古方的辩证调理思路为主方原则,替代了原来古方中的部分不属于药食同源的原料,所得中药酵素易吸收,安全、无毒,生物转化率高,改善口感,原生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发酵技术提高动植物原料中药酵素功效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发酵体系是由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构成的独特微生态环境,其中的微生物被称为发酵中药的“灵魂”,不同原料与发酵的品质和风味有直接关系。许多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活性物质,赋予发酵中药特殊的保健功能。传统发酵过程中,参与代谢的微生物经过自发地在生产原料中富集,形成了复杂的群落结构。经过长期的工艺发展,这些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已逐渐趋于稳定。针对影响其规模化生产的技术难点,分析并认知传统发酵中药的微生态环境,揭示微生物菌群作用机制对传统发酵中药取代传统中药提取工艺革新发展并探讨发酵过程中作用机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动物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腐败和异味等方面开展相应研究,改变和完善原料前处理的操作过程,提高其传统发酵规范化管理,加速产业化进程。难点是利用多种动植物原料代替古方中非药食同源的原料作为培养基,提高动植物中药原料及提取残渣循环利用、降低原料投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研发的产品改善对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最终达到零添加化学添加剂,使产品能够保持原生态发酵的风味,低脂、低糖、低能量的健康产品。
微生物有着丰富的酶系及强大的分解代谢能力,通过利用微生物来发酵动植物中药,以达到增加中药的药理、药效作用;降低毒副作用;扩大适应症及节省日益减少的中药资源;保护濒危的野生资源的目的。多种动植物中药原料发酵一直在民间流传,但发酵工艺简陋,存在诸多卫生及安全隐患,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针对传承中的发酵工艺进行改进,并对发酵的作用原理及内涵进行了系列的实验验证。
五千年中医文化中,养生的精髓在于调摄人体自身的精气,控御人体自身的情志,以维持平和的状态,颐养天年,可以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药食同源,医养合一:本发明继承中医的古方,吸纳佛教、道教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之精髓,更融入当代各家名医和民间验方之精华。在养生理念上,秉承的膳食养生是我国养生文化中最源远流长的一种。从传统的中医养生理论中,发展出“药食同源,医养合一”的独特养生理念。
养重于治百草入药,中医有着博大精深的养生积蕴,其精髓在于“阴阳平衡,百草入药”。据《神农本草经》: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养病。进而将365种本草划分为: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度,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度、有毒斟酌其宜,可遏病、补虚盈。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已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可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
纵观我国中药学,百草无一不可入药。正是这种观点构成了本次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引导养生膳食的指导思想。百草格局气味,如何五味相调,性味相胜,如何所宜所忌,以达到身体代谢平衡,大多数人难以掌握膳食的平衡。由于每个人对饮食的主观喜好,客观条件的限制,营养保健常识了解程度,都存在偏差。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从百草为主的膳食养生着手,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作指导,依据“损有余益不足”、“阻者令其畅”、“动者使其静”、“虚则补之,实则消之”等观点,结合人们的饮食习惯,针对人们不能“调停饮食”现状,从食后调节入手,研制出复合益生菌中药发酵为主的“调、补、养”的养生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桃市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仙桃市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