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水套、冷却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4868.7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3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亮;刘军;刘静;张楠;潘世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1P3/20;F01P7/16;F02F1/16;F02F1/36;F01N3/04;F0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邵飞先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发动机水套、冷却系统及车辆,其中的发动机水套包括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缸盖水套包括相连通的燃烧室水套和集成排气歧管水套,缸体水套在排气侧与集成排气歧管水套连通,以使得发动机水套具有由燃烧室水套和集成排气歧管水套连通形成的第一流道、以及由缸体水套和集成排气歧管水套连通形成的第二流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既能够满足发动机较大热负荷下的冷却需求,又能够避免增大部分的流量经过通道狭窄的燃烧室水套而造成的系统压力损失,进而减少水泵的扬程从而降低油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水套、冷却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车辆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件,如果长时间处于热负荷较重的工作环境,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冷却系统使发动机维持在最佳的工作环境。相关技术中的冷却系统通过使冷却水分别进入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从而为发动机降温。这种使冷却水分别经过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的方式,在散热量较小的工况下尚能够满足冷却的需求,但是当热负荷大幅度增加时,则会导致缸盖尤其是集成排气歧管(IEM)部分的流量增大。这部分增大的流量需要经过进气侧然后再到IEM,从而导致缸盖压损急剧增大,为补偿损失的压力进一步导致了水泵功耗的增加,同时还容易出现因缸盖水套流速过快而引起的侵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套,能够提升冷却性能并降低油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套,包括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包括相连通的燃烧室水套和集成排气歧管水套,所述缸体水套在排气侧与所述集成排气歧管水套连通,以使得所述发动机水套具有由所述燃烧室水套和集成排气歧管水套连通形成的第一流道、以及由所述缸体水套和所述集成排气歧管水套连通形成的第二流道。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水套还包括用于将冷却水分别引入到所述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的连接水套,所述连接水套设置在所述缸体水套的进气侧,且分别与所述缸体水套和所述缸盖水套连通。
可选地,所述缸盖水套上还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缸体水套连通的第三流道,以使得用于冷却缸体的冷却水能够经所述第三流道从所述缸盖水套流出。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水泵、发动机水套、第一调温器以及散热器,所述发动机水套为上述的发动机水泵,所述第一调温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水套的出水口处,用于根据流出所述发动机水套中的冷却水的温度选择性地使冷却水流经所述散热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温器为电子调温器。
可选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相连通的增压器,流出所述增压器的冷却水重新回到泵前循环。
可选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相连通的发动机油冷器,流出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冷却水重新回到泵前循环。
可选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阀、变速箱油冷器和暖风系统,所述控制阀用于通断所述变速箱油冷器和/或所述暖风系统所在的回路。
可选地,所述变速箱油冷器和所述暖风系统串联设置。
可选地,所述变速箱油冷器和所述暖风系统并联设置,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地通断所述变速箱油冷器所在回路的第二调温器。
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水套或者冷却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为满足冷却需求而增加的部分冷却水流量能够经由缸体水套而进入到集成排气歧管水套中。由于缸体水套的流通面积较燃烧室水套更大,这样既满足了较大热负荷下的冷却需求,又能够避免增大部分的流量因经过更为狭窄的燃烧室水套而造成的系统压力损失,进而减少水泵的扬程从而降低油耗。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及其机板模块
- 下一篇:一种大型曲轴变形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