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冲程混合动力发动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4765.3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3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强;潘黎劲;苏蒙;周明星;邹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41/04 | 分类号: | F02B41/04;F02M25/00;F02B75/02;F02B75/1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周舒蒙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程 混合 动力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冲程混合动力发动机,包括带气缸的发动机本体、液态气体喷射器和液态气体供应系统;气缸的进气口通过进气门与进气管连通,气缸的排气口通过排气门与排气管连通,气缸的活塞与曲柄连杆的一端相连,曲柄连杆的另一端与曲轴相连;所述液态气体供应系统通过液态气体管与液态气体喷射器相连,液态气体喷射器的出口与气缸连通,在气缸的排气冲程终了时,液态气体喷射器向气缸内喷射液态气体,液态气体从气缸剩余的废气吸热,气化膨胀推动活塞做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发动机无需增加单独的气缸,液态气体的膨胀做功也是在燃气缸中完成的,发动机结构紧凑,相关的结构设计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化学燃料和液氮为动力来源的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六冲程混合动力发动机。
技术背景
传统发动机一般为四冲程发动机(分别为进气、压缩、膨胀、排气冲程),总体热效率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排气冲程中,高温废气携带大量热量直接排入大气,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而纯液氮发动机由于液氮气化时从大气中吸收的热量不够,降低了其膨胀做功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废热,现有技术已有将上述二者混合利用的发动机,将燃气缸的废气先排入到一个废气收集器中,然后再与液氮一起喷入到气动缸中做功,或者利用换热器将废气能量传给液氮使之吸热气化,形成高压气体后进入气动缸做功,达到提升做功能力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混合动力发动机都需要设置专用的气动缸,导致各缸工作状态不一样,发动机尺寸变大;此外,还需额外配置其他辅助设备如换热器或废气收集器等,相关的结构设计困难,成本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量利用率高的六冲程混合动力发动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六冲程混合动力发动机,包括带气缸的发动机本体、液态气体喷射器和液态气体供应系统;气缸的进气口通过进气门与进气管连通,气缸的排气口通过排气门与排气管连通,气缸的活塞与曲柄连杆的一端相连,曲柄连杆的另一端与曲轴相连;所述液态气体供应系统通过液态气体管与液态气体喷射器相连,液态气体喷射器的出口与气缸连通,在气缸的排气冲程终了时,液态气体喷射器向气缸内喷射液态气体,液态气体从气缸剩余的废气吸热,气化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按上述方案,所述液态气体为液氮。
按上述方案,所述发动机还增设有换热器,液态气体管路通过液态气体支路与换热器的冷源流道连通,换热器冷源流道的出口与液态气体喷射器的入口连通;换热器的热源流道与外部空气源连通,或与排气管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液态气体供应系统包括液态气体存储罐,液态气体存储罐通过液态气体管与液态气体喷射器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发动机无需增加单独的气缸,液态气体的膨胀做功也是在燃气缸中完成的,发动机结构紧凑,相关的结构设计简单;由传统的发动机基础上直接改制而成,可大大降低开发和制造成本,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降低。
2、本发明中参与加热液态气体的废气未流出工作气缸,传热损失大大降低,单位质量废气含有的热量更多,其做功能力更强,大大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3、由于液态气体的低温特性及膨胀做功吸热,并且膨胀做功吸热也是在燃气缸中完成的,本发明所述发动机无需专门的冷却系统对发动机机体进行冷却。
4、本发明可以实现传统的四冲程燃气做功或六冲程燃气、液态气体混合做功两种做功模式的无缝切换,以适应车辆不同的运行工况对发动机动力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2-进气门、3-排气门、4-排气管,5-活塞、6-液态气体管、7-液态气体存储罐、8-液态气体喷射器、9-进气管、10-曲柄连杆、11-曲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4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