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气门径向调整机构、方法及配气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90476.5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纪正江;喻磊;张兆磊;邱若友;邱继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F01L3/08;F01L1/46;F02B77/00;F02D41/00;G01L5/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 地址: | 3220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气门 径向 调整 机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门径向调整机构、方法及配气机构,其中,气门径向调整机构,包括执行单元、检测单元、驱动单元和发动机控制单元;执行单元能够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于气门导管上的安装孔内,执行单元的一端与气门相配合,执行单元的另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驱动单元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电连接;检测单元用于持续监测气门径向作用力,将气门径向作用力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信息反馈给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电压变化信息调整驱动单元的电压,生成电压调整指令;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电压调整指令驱动执行单元动作,以修正气门到气门油封轴线中心。本发明可以避免气门油封偏磨,大大提升发动机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径向调整机构、方法及配气机构。
背景技术
配气机构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按照发动机每一缸的工作循环和点火顺序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气门,保证可燃混合气及时进入气缸,而废气及时从气缸排出。
配气机构对密封性能有很高的要求,主要通过气门油封与气门的配合隔断燃烧室与气缸盖罩,防止气缸盖罩内的机油大量进入燃烧室,导致烧机油、燃烧恶化、排放超标、燃烧室内积碳、动力降低等问题;同时防止燃烧室中的燃料及气体通过气缸盖罩进入发动机曲轴箱,导致机油乳化及机油老化问题。
气门的开启与关闭通过凸轮轴的凸轮驱动气门挺柱,气门挺柱与气门弹簧驱动气门在气门导管与气门油封间往复运动,实现气门的开启与关闭。
由于配气机构需要依靠凸轮轴、气门挺柱、气门弹簧、气门导管、气门油封等多个零部件之间力的传递来实现功能,气门的径向与轴向方向受力不均匀,长期以来会造成气门偏向某一个方向磨损,导致气门油封偏磨,进而引起烧机油、气门烧蚀、动力下降、发动机抖动等问题。
随着发动机里程数增加,特别是市场上的营运车辆,里程数是乘用车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售后市场的长里程发动机气门油封偏磨问题频繁发生,一旦发生气门油封偏磨,只能对其进行更换,且目前市场上无气门油封偏磨的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现有配气机构由于存在力的多级传递,随着发动机里程数增加,造成市场上气门油封偏磨问题频繁发生,随着里程数增加,气门油封受力恶化,最终会导致气门油封偏磨,且无法依靠自身结构进行有效调整。
为了解决气门油封偏磨的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门径向调整机构,包括执行单元、检测单元、驱动单元和发动机控制单元;
所述执行单元能够在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于气门导管上的安装孔内,所述执行单元的一端与气门相配合,所述执行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持续监测气门径向作用力,将气门径向作用力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信息反馈给发动机控制单元;
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变化信息调整所述驱动单元的电压,生成电压调整指令;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调整指令驱动所述执行单元动作,以修正气门到气门油封轴线中心。
进一步地,还包括发动机插件和线束插件;
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发动机插件连接,所述发动机插件与所述线束插件连接,所述线束插件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线和发动机线束;
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导线集成于所述发动机插件,所述线束插件通过所述发动机线束连接到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安装槽和安装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0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变高压浇注模具
- 下一篇:核壳结构环境响应型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