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4620.8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辉 |
主分类号: | F02C3/06 | 分类号: | F02C3/06;F02C3/14;F02C3/24;F02C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燃料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发系统、第二驱发系统、第三驱发系统和第四驱发系统;所述的第一驱发系统、第二驱发系统、第三驱发系统、第四驱发系统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的第一驱发系统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双维压气机、固定杆、承压板、出气管、燃烧室、加油装置、加气装置、第一保险装置、第二保险装置、轴流式压气机、电点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过于复杂、能量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发系统、第二驱发系统、第三驱发系统和第四驱发系统;所述的第一驱发系统、第二驱发系统、第三驱发系统、第四驱发系统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的第一驱发系统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双维压气机、固定杆、承压板、出气管、燃烧室、加油装置、加气装置、第一保险装置、第二保险装置、轴流式压气机、电点火装置;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传力杆和设置在第一传力杆上的第一齿条;所述的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双维压气机包括上压板、第一圆筒板、第二圆筒板、固定杆、承压板、外壳;所述的第一传力杆的底部与上压板的部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压板的内部中空;所述的第一圆筒板的顶部与上压板的部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圆筒板的顶部与上压板的部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的上部开有进气口;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设置在进气口的左侧;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的出气口与进气口相通;所述的外壳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第一凹槽;外壳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圆筒板可以在第一凹槽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二圆筒板可以在第二凹槽内上下活动;所述的外壳的部分底部开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的出气管的顶部与外壳的部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杆的顶部与上压板的部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杆的底部与承压板的部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杆的内部中空;所述的承压板的内部中空;所述的第一圆筒板的内部中空;所述的第二圆筒板的内部中空;所述的外壳的内部中空;所述的承压板可在出气管内上下活动;所述的承压板的外侧可与出气管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燃烧室的顶部与出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燃烧室的上部开有加气口;所述的加气口的右侧设置加气装置;所述的加气装置上设置喷气管;所述的喷气管与加气口相通;所述的燃烧室的中部开有加油口;所述的加油口的左侧设置加油装置;所述的加油装置上设置喷油嘴;所述的喷油嘴与加油口相通;所述的燃烧室的下部开有第三开口;所述的第一保险装置包括保险锭、第一保险杠、设置在第一保险杠上的第二齿条、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的保险锭的内部中空;所述的第一保险杠的内部中空;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所述的保险锭设置在燃烧室内;所述的第一保险杠穿过所述的第三开口后与保险锭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保险杠上的第二齿条与设置在燃烧室外的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燃烧室的末端内设置涡轮和涡轴;所述的涡轮和涡轴的内部中空;所述的涡轮和涡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电点火装置固定在燃烧室的下部上;所述的第二保险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轮、第三保险杠和设置在第三保险杠上的第三齿条;所述的第二保险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传力杆的右侧;所述的第一驱发系统中的涡轴与第二驱发系统中的轴流式压气机上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发系统中的涡轴与第三驱发系统中的轴流式压气机上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的第三驱发系统中的涡轴与第四驱发系统中的轴流式压气机上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的第四驱发系统中的涡轴与第一驱发系统中的轴流式压气机上的转轴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驱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保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辉,未经陈小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4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维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酚替诺福韦有关物质的方法